新闻中心

古运河:又一城市文化品牌

浙东运河文化园项目开工

2020-03-05 08:11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本网讯 3月1日上午,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项目在越城区举行开工仪式,一个占地面积337亩的运河文化博览园即将在古运河北侧拔地而起。一个集文博、文创、文旅于一体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即将成为越城新的城市文化品牌。

投资15亿元,建设三大园区

“中国大运河”是绍兴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浙东运河绍兴段是绍兴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金名片”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决定打造浙东运河文化园。据了解,项目位于浙东运河的核心节点,用地约337亩,总建筑面积约12.4万平方米,投资概算约15亿元,按照“旅游景点+文旅园区+城市花园”的理念,推进文化遗产活态展示和体验活动。

整个项目主要分为三大园区,包括文博区、文创区和文旅区。其中,文博区包含运河博物馆和淡水鱼水族馆等主要建筑,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展示浙东运河文化、淡水鱼类科普展示与教育。

文创区以运河文化创意产业用房为主体,共有独立文创楼7幢,总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培育和发展浙东运河文创产业。

文旅区以垂钓竞技中心及文旅用房为主体,总占地面积约157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垂钓竞技中心按国际垂钓竞技标准建设,垂钓池直径160米,占地约2万平方米,共设国际标准钓位200个。“今后文旅区可以承办国内外各类垂钓赛事,也可以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日常垂钓休闲和文化旅游场所。”越城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运河博物馆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开馆

浙东运河处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始建于春秋时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它见证了越地历史,孕育了古越文明,是绍兴人民的母亲河,沿岸历史遗产众多,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是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研究和资源挖掘的有力举措。去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突出中国大运河不同河段特点,建设浙东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既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运河博物馆。浙东运河文化园既符合《纲要》规划,同时对弘扬运河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新地标和推动“浙东唐诗之路”文创大走廊等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体现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能精心挖掘以文化观光体验、古城休闲、水城度假为核心的运河文化经济价值,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越城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越城区作为该项目属地和建设主体,将扛起使命,全力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园项目建设。越城区将以项目专班为总牵头,与市级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围绕项目建设的总体安排,细化各阶段目标任务,确保2020年完成博物馆区建设,2021年底前开馆,2022年完成文旅区建设,把运河文化园打造成全市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

作者:记者 胡诚浩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