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越城区金德隆文化创意园内人头攒动,正在举办的围炉盆景展览让园区内的文化企业有了展示自家文创产品的舞台。“类似这样的文化展览,我们每个月都要举办几次,企业争相报名参加。”园区运营商浙江绍兴形尔尚居家空间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华立说。
如今,类似金德隆文化创意园的场景,在全市各地频频上演。文化企业快速成长,文化创意层出不穷,绍兴文化企业活力迸发。
文化资源巧借力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从来不缺文化。大禹文化、阳明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黄酒文化等,每一项都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立足深厚文化资源,绍兴的企业家们巧借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去年,一部充满绍兴元素的电影《西小河的夏天》走红。影片全程在绍兴拍摄,场景包括西小路、仓桥直街、八字桥等20余处,还融入越剧、方言等多种绍兴地域文化特色。“很少有城市像绍兴一样有如此多的文化资源,满地的‘珍珠’都是影视创作的好素材。”导演周全,同时也是绍兴彼此影业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在彼此影业的推动下,一批在绍兴取材、取景的电影作品应运而生,并走向国际市场。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对文化资源的再发现,在绍兴文化企业中已不在少数。纵观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少年师爷》《兰亭小精灵》等动漫作品,其中蕴含了师爷文化、书法文化等众多绍兴文化元素。
“文化这碗饭不好吃,想吃得好更不容易。”在特立宙董事长丁立清看来,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其创作的不竭动力,“绍兴的文化企业要思考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出来,打造拥有绍兴IP(知识产权)特质的文化产品。”
培大育强促转型
在绍兴民营企业群体中,不少企业家都有一个共识,投资文化产业是今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位于新昌的美盛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2年,主要生产销售动漫服饰。2012年公司上市后,开始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美盛锁定动漫原创IP研发,并通过多次并购、收购,加快向动漫全球市场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自有IP+内容制作+发行运营+新媒体运营+衍生品开发设计生产+线上线下渠道”闭环模式,涉及动漫、衍生品、游戏、演艺、电子商务等领域。
入选首批省成长型文化企业的绍兴原色数码科技,专攻纺织印花分色领域,分色能力堪称行业魁首,平均每个月有2000个花型从这里传播到全国各地,销售额每年增幅达20%。“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文化产业已成长为带动绍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致力于加快文化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市实施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重点文化企业库,通过外引内培,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成功打造了一批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细分行业领头雁。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641家,上市企业13家,文化产业加速成型,活力强劲。 上接第1版
加快步伐走出去
绍兴的文化企业善于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两条腿”走路,既推开观察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窗,又敞开展示绍兴文化精粹的门。
《蜘蛛侠:英雄归来》《亚瑟王》……负责这些国际大片后期3D制作的,就是位于上虞e游小镇内的浙江南湾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湾科技以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敲开了世界影视大门,主要合作方包括漫威、华纳兄弟、索尼、环球等国际知名电影公司。
2月24日,由我市文化企业浙江新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大走廊文创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马来西亚以和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合拍的电影《生死线》在绍兴杀青。跨国作品烙上了绍兴资本的印记,是我市文化走出去的又一个故事。
每年,商务部门都会组织我市文化企业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中国国际动漫节、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帮助文化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少国外客商对绍兴的文化产品,都有意进一步交流,每次参展光微信好友我就要加100多个。”青藤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永华说。
市场的认可,越发坚定了绍兴企业家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美盛文化”和“特立宙”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释放出活力的绍兴文化产业,正迈开步伐走出去,叩开更广阔的市场。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徐晶锦 编辑:雷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