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越城区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朱娴彦桌子上,堆满了今年各类中心工作的资料。在仔细梳理这些工作的要点后,她要研究制订一套细化方案,建立起一整套容错免责机制,为全区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干事担当的干部们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越城城市管理者的定位和事权划分上的限制,让越城部分干部产生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这种心态阻碍了越城发展的脚步。为鼓励干部主动作为,越城正式将“容错”提上日程。去年,越城区出台《关于鼓励改革创新实行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初步形成“免责7条”,对7种情形下干部的行为进行“免责容错”。
这些容错条款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框架内,给了干部们充分的试错空间。比如方案规定,“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或无明确授权,但在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中出现一些失误或错误的”、“在推进急难险重工作或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临时性措施,造成意外损失的”、“因客观原因导致工作未达原前置条件或预期目标”等情形均能免责。
“免责7条”为干部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大大激活了干部们的干事热情。去年,越城区经济社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干部们士气提升是最大原因。以拆改为例,965名干部投入其中,一年签约拆除302万平方米,完成了在不少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大批能干事能担当的干部在容错机制鼓励下脱颖而出。去年,39名干部得到火线提拔,这进一步鼓励了广大干部投身“三个越城”建设的干劲和信心。
“免责7条”只是越城区激活干部精气神的一个制度性开始。
朱娴彦说,今年,他们将针对招商引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改革创新等一系列中心工作,单项制定容错免责细则,从中心工作推进中的每一环节入手,强化干部们的敢闯敢干精神。与之相配套,越城区委组织部还出台了干部关心关爱、导师传帮带及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等系列制度,加强对富有朝气、敢于担当、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的梯队干部的培养,搭建干部“能上能下”的舞台。
“反向督导,正向激励,所有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越城区委组织部部长何浩挺说,推出容错免责机制不是无原则的姑息纵容,要把容错免责的情形与违法违纪行为区别开来。“‘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是总原则,我们是要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当改革创新的开拓者、攻坚克难的实干家,在全区上下形成敢闯敢冒、敢当敢为、敢抓敢管的工作氛围。”何浩挺充满信心地表示。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实习生 张锡涛 编辑:陈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