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为止,湖北返绍人员、租住在越城区鹅亭境园小区的刘先生(化名)一家已居家观察5天。观察期内,他家的生活物资购买全部由他人“代劳”。在北海街道,像刘先生这样的湖北返绍人员,社区居委会均安排人员及时对接——想吃啥了,有人负责买,缺什么了,有人送货上门,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有专人进行清理。
这一社区防疫做法,引来央视关注——1月28日晚,央视新闻“共同战‘疫’”栏目现场直播了北海街道基层防治疫病情况。
前脚刚进门
后脚就有人跟来
昨天下午,街道和社区干部拎着饼干、方便面和牛奶来到刘先生家。开门的就是刘先生,他穿着睡衣,手是湿的。“你们又来看(我们)了?之前买的还有好多呢。”刘先生轻声说:“老婆和儿子在午睡,我也没打算出去,就把衣服洗了。”
刘先生老家在湖北天门,这些年他一直在绍兴打工,妻子也在绍兴一服装厂上班。年前,一家三口回老家住了几天。大年初一,一家人又回到绍兴。“那天早上,我们刚到家,就有人来敲门,说新进小区人员要登记信息。”刘先生说,他如实将情况说了。
“上门的是我们的楼道长,刘先生家的情况就是楼道长摸排出来的。”镜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章庆向记者说。
很快,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医生都来了,“量体温、问情况,问得非常细,比如我去了哪些地方,跟哪些人接触过,坐的是哪趟列车等。”刘先生说。工作人员告诉他,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一家三口需要居家医学观察14天。
“一家人吃喝怎么办?”这是刘先生的第一反应。工作人员接过话茬:“不急,会安排人负责送货!”
“那几天一直在看新闻,万一我家人感染了,出去可能就害了别人。”刘先生说,这个道理他懂,“都是为了抗疫,相互理解吧,再过9天就能解除观察了。”刘先生说,前几天,老家的亲戚打电话给他,说他们那个村也“封”了。
“观察期内,医护人员每天会准时上门测体温,楼道长负责买菜、买生活用品。”章庆说。前天,刘先生的妻子想喝牛奶,刘先生给楼道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楼道长就送来了一箱牛奶。
作者:记者 陈乙炳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