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中,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全国劳动模范,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显赫头衔的背后,他是一位脑瘫孩子的父亲。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这天,这位管理着上万人企业集团的“铁汉子”坐在办公室里,挥泪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是关于儿子的,这也是赵林中第一次公开谈起自己的脑瘫儿子。诗在赵林中的个人微信朋友圈、微博发出后,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被10家以上媒体刊载。一位父亲的内心独白何以如此触动人心?日前,记者走进富润控股集团,采访了赵林中。
“风”是赵林中儿子的名字,今年25岁,是一名脑瘫患者。两岁时,他被发现不会行走,智力发育停滞。此后,他成了赵林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也把永远的忧伤刻在了父亲的心里。对这一隐痛,“强人”赵林中鲜少在人前流露。
“教师节那天,在给许多教师朋友送出祝福后,想到别人的儿子、女儿这时候都坐在教室里,可我的风风只能坐在家里,以后怎么过?不禁悲从中来,坐都坐不住。”赵林中回忆起写诗时的情景。
他拿起钢笔,刷刷刷写了起来。“这么多年,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收都收不住,一边写一边眼泪流出来。”不到半小时,长诗写就。
赵林中把诗发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中,许多媒体来电要求刊发,他同意了。把心中最深的痛袒露给人看,这是赵林中与命运的和解,正如他诗中所言:“我们早已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内心怎么会没有挣扎呢?“在外,我是企业负责人,担负着国企改革的重担,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在家里,我是父亲,面对着儿子却束手无策。”无数次,他把叹息留在了心底。正如他在诗中所言:“仿佛苦海看不到尽头/希望也像泡沫一般缥缈。”
在赵林中的案头,摆着许多书。其中,有一本书很特别,那是日本作家升地三郎写的《小,就小了;弯,就弯了》,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和两个残障孩子的故事。这本书,赵林中翻了一遍又一遍。
在痛苦的日子里,工作和阅读成了他治愈自己内心伤痛的“药”。
“我的肩上,
小家并不是唯一”
风风出生于1995年,此时正是国企改革最艰难的时候,也是赵林中作为国企改革先锋大展拳脚的时候。
198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赵林中从诸暨县委办公室调到国营诸暨针织厂,先任党支部书记,后兼任厂长。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赵林中,誓要让针织厂起死回生。他做到了。1994年,针织厂通过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针织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连续兼并22家国企和大集体企业,化解债务6亿多元,安置职工近万名。作为“掌舵人”,可想而知,赵林中肩头的担子有多重。
顾得了大家,却顾不了小家。同龄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儿子却还不会走路,赵林中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有件事他一直记得。1999年腊月二十九,他终于忙完了厂里的工作,和妻子一起抱着5岁的儿子,悄悄地坐火车北上山西太原求医。那是赵林中在北京开会时,一位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推荐的医院。“万一能医好风风呢?”大年三十下午6点多,火车到达太原,夫妻俩抱着儿子开始寻找医院,直到晚上7点多才找到。
正是大年夜,饿着肚子的一家三口找到医院食堂。“食堂师傅把已经冰冷的饺子重新热了一下。”除夕之夜就这样在异乡度过。
期待中的奇迹没有出现,但赵林中和妻子从不放弃。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有时候,我又祈愿你慢一点长\我期盼得到一把打开你智慧之门的钥匙!”
“长不大”的风风让赵林中变得柔软。“儿子偶尔叫我一声‘爸爸’,我心都化了,什么脾气都没有了。”他把这种“柔软”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有一年腊月廿七,企业放假,一位名叫蒋夏芬的普通纺织女工离厂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重伤住院。赵林中得知后,立即叫来财务人员开出一张10万元的支票,送到医院,并带领公司员工,24小时分三班轮流守护在蒋夏芬身边。此后,赵林中立下规矩,凡职工生病住院,企业领导必须挤出时间到医院看望。职工去世,他除出差及特殊情况外,都会亲自去参加追悼会。这些关爱职工的条款,后来都写进了富润《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即著名的富润《六十条》中。这样的企业文化,让富润成了一家充满了爱和人情味的企业。
“儿子,是你让我努力做一个伟岸的父亲”
25岁的风风身躯日渐沉重,但他对爸爸的爱一直质朴如孩童。
他永远坐在家里,等候着门外爸爸那高大身影的出现,然后猛地伸出双手,扑上去紧紧地箍住爸爸的脖子,叫着:“爸爸,抱抱。”
“风风不会走路,但手很灵活,在妈妈的陪伴下,他每天在家里锻炼,喜欢把矿泉水瓶当玩具。”说起儿子,赵林中的眉里、眼里都是笑。每次他一回到家,儿子就会马上丢掉手中的矿泉水瓶,扑过来,抱着他的脖子不肯撒手。“抱了他20多年,风风越来越重,我年纪也越来越大,吃不消了。”赵林中借着旁边椅子的支撑,紧紧把儿子抱在怀里,轻声地跟他说:“爸爸吃不消了,可不可以让爸爸先坐下来?”风风不肯,总是要在爸爸的肩上再“赖”一会儿,才肯松手。
这样的仪式,每天都在这个家里进行。
“在外面,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忍不住想发脾气,可回到家里,看到风风,就什么都放下了,风风就是我的‘冷静剂’。”是风风让赵林中的生命体验更加阔大、丰富。
“以前面对儿子,会急躁,会无可奈何。现在接受了,反而平静了。”巨大的痛苦和深沉的父爱,让赵林中对生命的理解有了禅意。
掌舵30多年,富润发展越来越顺,赵林中的时间也充裕了一些。现在,每次风风生病,他都会陪着他,让他知道爸爸一直在他身边。
“我要衷心地感谢你,是你让我努力做一个伟岸的父亲。”赵林中在诗中这样写道。
作者:记者 钟宏娇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