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解码“花满棠”

2021-08-20 09:2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兰渚山上种植兰花,山脚下的棠棣人便靠山吃山,以采兰、养兰、卖兰为生。过去,棠棣花农靠着“一根扁担走天下”,如今,他们的身影早已遍布全国地市级的花卉市场。

在“无地不种花,无人不卖花”的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几个“95%”令人印象深刻:全村95%以上的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花卉生产与经营,95%以上的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村民95%以上的收入来自花卉产业,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都自主创业。村民基本家家盖洋楼、户户有汽车,村民创办的园林苗木公司达50余家,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达50户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偏远小山村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棠棣村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共同富裕的路子,成了柯桥区乃至绍兴市的一张金名片。近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棠棣村,探寻棠棣村共同富裕的密码。

引进乡村运营团队 村里的资源“活”了

漫步在棠棣村美丽的村道上,满眼皆是绿植,让人心中油然而生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一处彩虹滑道,步行至观景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海,这里是很多游客打卡的景点。“我们村近千亩低效分散土地集中高效流转。一期流转的近千亩土地已经建设成‘别漾花海’‘缤纷乐园’‘星空帐篷’等八大业态。这近500亩正在开发的梯田是二期流转的,将打造一个高端农业种养殖项目。”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指着稍远处的一大片梯田向记者介绍。

今年,在入选全市“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行列后,棠棣村引入了专门的乡村运营团队,全面负责整村产业规划、建设、运营,致力打造乡村生活、花木产业、研学培训三大场景。

“目前,‘花满棠棣’主题场景催生的三大经营模式正在逐步提升盈利能力。自4月以来,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收10%,预计今年年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0万元,全村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收益。”刘建明说。

村里的废弃厂房经改造升级后也得到了高效利用。一处4000余平方米的闲置旧厂房正在被改造成为研学大本营。整村运营合作企业——浙江立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劳立江告诉记者:“花满棠研学大本营项目,主要是作为配套研学游的营地。今年5月底进场施工,10月将投入运行,可同时容纳400个学生。”

“‘缤纷乐园’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花木销售为一体,我们还建设了原生艺术乐园,让孩子尽情在自然中创作。”劳立江说,研学项目启动以后,将进一步提高棠棣村的人气和影响力,“对亲子家庭来说,研学实践增加了孩子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的机会,而对棠棣村来说,人气就是财气。”

“数字进村”为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注入了新活力。“缤纷乐园”对面是兰花数字工厂,厂内面积达4600平方米。兰花数字工厂是打造花木产业场景、带动棠棣兰花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集兰文化展示、兰花展销、研学互动、直播等于一体。“遮阴布、窗、喷水、电扇、灯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控制,实现数字化‘云管理’。”刘建明介绍。

村里跟城里一样 村民纷纷回村创业

ZB__8179

在棠棣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了一块数字化大屏,上面实时显示秸秆焚烧、垃圾分类、水库水位等监测数据。

“在乡村治理上,村干部可以通过平台监控,实时掌握有无秸秆焚烧等村内动态,在智能垃圾分类中提醒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在水库管理中及时监测水位高度和周边人员靠近情况。”刘建明表示,数字化不仅体现在“云管理”花卉苗木基地上,还推动了村庄“整体智治”,从而达到“零距离”远程服务目标,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数字红利,“在乡村服务上,我们及时更新了公共服务、民生服务和产业服务,给村内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配备了智能手环,实现人员位置实时查询、历史位置和移动轨迹查询、紧急联系、自动报警功能等。”

“棠棣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66岁的棠棣村村民诸志泉感慨,“棠棣村原来是偏远小村庄,村民住的是草房、平房,村里是泥路、石子路;现在村里盖起了洋房,铺了柏油路,路灯一夜亮到天亮,还有很大的广场,老年人可以晚上跳跳舞。”

5年前,村民诸志泉从广州回到棠棣,开始二次创业。“以前在广州从事花卉苗木批发,回到家乡后,主要把精力投入到种植兰花上。”诸志泉说,很多像他这样原来在外地做生意的人,看到如今村里变化这么大、变得这么美,都想回来了,“村庄面貌提档升级了,像小欧洲一样,老百姓都很满意,感觉我们生活在村里,跟城里没什么区别。”

当天下午,在“花满棠”智慧果园,王浩祥正在给种植的小番茄修枝。95后王浩祥从杭州一所高校园艺技术专业毕业后,回到了漓渚,运营起了果园。目前,果园已种植了5亩多的小番茄,接下来还将种植柑橘、樱桃、西瓜、网纹瓜等瓜果,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农业研学于一体的实践基地。王浩祥说:“农业有前景,漓渚也有农业基础,人流量大,而且有不少重点开发的项目,所以我很看好这里,对棠棣村的发展充满信心。”

“走基层、强四力”·记者手记

棠棣的“共富”经验可复制

棠棣村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村庄。她的美好,凝聚着勤劳的棠棣人的汗水和智慧。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兴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棠棣村以花为媒,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从改革开放之初,花农“一根扁担走天下”,到进入新时代,花商“一根网线卖天下”,现如今,棠棣村走上农文旅融合的花业发展道路。从卖产品到卖风景,从个人打拼到集体奋斗,美丽事业越做越大。在利用丰富的花卉资源和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上,棠棣村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在村级服务上更精准、更有为,使村民有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享受;把人文环境建设好,连片建设高标准土地,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为村民打造好抓产业、抓项目的平台;把场景环境建设好,村民回来后能有安心、舒心、放心的大环境,过上花好人和的生活……我想,这些就是棠棣村的“共富密码”。

棠棣村固然有其优势和基础,但这种让村子形成内生性自我造血功能的发展模式,也能够复制到其他乡村。

好故事

从“一根扁担走天下”到“一根网线卖天下”

近日,38岁的钱方敏打开微信,与一位老客户确定花木的数量。他是“花二代”,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苗木生意。

“父母一开始不想我再从事这个行业,因为他们觉得花农比较辛苦。像我父母,一开始走街串巷,直到我10多岁时才稳定下来。为了拓展销售渠道,父亲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钱方敏说,大学毕业后,他在温州从事了几年电子行业,但几年后,他还是决定回到老家,投身花木行业,“棠棣有这么好的农业基础,而且现在不管是种植方式还是销售方式,都跟传统方式不一样了。”

钱方敏说,以前父亲那代花农是有什么就种什么,对市场上流行什么是不了解的,“现在我们做生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不用再各地到处跑了,基本都是用手机联系客户。”

“当然现在生意也难做,难在花木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就要靠质量提升。”钱方敏主营绿化球,生意不错,“我们的绿化球比同行的更密,也更圆,质量上去了,价格就可以卖得高一些。”

钱方敏的妻子同样从事花木行业。“岳父家在隔壁村,也是做花木生意的,主要面向太原等地的客户,我妻子就帮她父亲打理生意。”钱方敏说。

虽然在其他地方买了房子,但钱方敏一家还是住在棠棣村,“村里环境好,住在村里更舒服,城市里一般的休闲项目我们在村里都能享受到。”钱方敏说,他不止一次听到外地客户夸赞棠棣村很美丽,非常骄傲。

作者:记者 单滨新 严竹萍 文 章斌 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