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纪念馆
一篇“民情日记”,托起一条致富之路。20多年前嵊州市雅璜乡(现并入石璜镇)的好故事,一直传承、延续至今。
1998年,当时的嵊州市雅璜乡率先在全国实行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精神内涵的“民情日记”制度,开拓了一条党的群众工作新途径。20多年来,“民情日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浙江样本”。同时,从过去转变干部作风、解决百姓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演变成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目的的新时代“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是如何发展的?新时代又将如何书写新的“民情日记”?近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石璜镇,解密这本新时代的“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解百家难
在距离石璜镇中心区域18公里的雅璜村东湾自然村,72岁的村民潘苏娟拧开自家的水龙头,开始清洗蔬菜。回忆起10多年前的“喝水难”,潘苏娟连连感叹:“现在用水多方便啊!对比10多年前,那时候一干旱,村里喝水都困难。”
当时,缺少饮用水是山区村庄普遍存在的问题,东湾也是如此。而东湾的“喝水难”问题,正是通过“民情日记”得以解决。今年68岁的周宏桥是原雅璜乡党政办主任,2014年退休。2008年时,担任东湾的联村干部。那时候,从原雅璜乡乡政府出发,他要走上1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每周他至少要下村3次,和其他干部一样,每次他都手拿一本“民情日记”记录本。
“我了解到,村里有个小水库,但荒废多年,无法蓄水,随后我通过‘民情日记’反映了这些情况。”周宏桥说。经过两个月的修缮,小水库重新发挥作用,村民们再也不用发愁干旱时节没水了。
雅璜村后溪自然村58岁村民裘允国每天都要上林婆山打理自家的香榧树。当天上午,他一踩油门,车子“轰”的一声爬上了坡道。下车后,再走一小段山路,便到了自家的香榧林。“今年我有1200多株香榧树,青果产量保守估计可收8000公斤。”他欣喜地说。
“20多年前,当时村民仅靠种地过日子,因为缺少文化嘛,农民走出去不太好找工作。”裘允国回忆说,当时村民们迫切希望增加收入的需求,也被“民情日记”记录并反映了上去。
在与村民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当时雅璜主产珠茶,虽然产量高,但价格低,这些情况经民情分析会讨论后,决定在珠茶基础上,增加辉白和龙井两个品种。同时,乡政府还发动村民种香榧树,发展香榧产业。
2002年,39岁的裘允国领取了乡政府采购来的500株香榧苗。“当时香榧苗两元一株,乡政府还每株补贴1.5元。”经过两三年的摸索,裘允国的香榧越种越好,香榧树从原来的500株增加到了1200多株。
今年的香榧青果还挂在树上,就已经预订出去六成左右。裘允国喜上眉梢:“今年收入可达到10多万元。”
“民情日记”与时俱进
纸质的“民情日记”本写到今天,也逐渐暴露出乡村治理中民情精准管理、动态管理难,群众自治内生动力弱,村集体凝聚力低,“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效能低等问题。如何破题?石璜镇党委瞄准了“数字化”这一改革方向。
6月23日下午,在雅璜村,村民朱冬明正在石璜镇驻村指导中心第三分中心工作人员丁树鑫的帮助下使用“民情钉”平台。“我之前已经注册了‘民情钉’,现在学一下怎么使用。”朱冬明拿着手机,跟着丁树鑫一步步操作。
实际上,20多年来,“民情日记”一直在与时俱进。从手写日记到推广微博、微信,再到探索即时服务的“民情脚印”App,“民情日记”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实现民情收集、记录、上报、交办、反馈全流程移动化、信息化。如今,石璜镇又在探索打造新时代“民情日记”升级版——“民情钉”。据介绍,目前“民情钉”已开始在全镇范围推广。
新时代“民情日记”,已不再是简简单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要助力村庄发展、村民致富。
打开“民情钉”,记者看到,这是一个提高村庄管理效能、服务村民生产生活的高度集成数字化平台体系。在该平台上,既有民情收集、反馈、分析的集成应用,村民、警情、安全、环境等信息的直观显示,也有村民自治、干群沟通、产业增收、村容管养、文化浸润等功能。针对“三驻”干部联系掌握群众信息难,打造了“本村通讯录”“村头条”“串门”“民情档案”等子应用。另外,通过多平台有效衔接,设计了“便民中心”“问题反映”等子应用,分门别类梳理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交通出行等应用场景,提高村民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自动化的适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民情钉”上的子应用“乡旅介绍”,将乡村风貌、周边文旅资源、农副产品等以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戴溪村就通过“民情戴溪”推广销售香榧20余吨,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好故事
给“集镇路”减负新建“环镇路”
当天下午4时许,石璜镇环镇路上,不时有运输车和私家车行驶而过。这条全长约3公里、宽约6米的沥青公路,今年1月正式通车。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这条路他们已经期盼了多年。
石璜村是集镇所在村。该村党总支书记周春位告诉记者,经过该村的集镇路是连接镇里到市区的必经之路。“以前只有上竹线、嵊松线,上竹线通雅璜,嵊松线到通源,而这两条路都汇集到集镇路。”周春位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涉及到周边14个行政村1万多人口的出行,附近还有菜篮子基地、苗木基地等,茶叶、香榧等农副产品的运输也要经过这条集镇路。久而久之,集镇路就变得拥挤不堪,堵车成了“家常便饭”,路面也因为车流量多而常有破损。“尤其是节假日或高峰时段,短短两公里的路,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开出来。”周春位说,老百姓对建设一条新路呼声越来越大。
2019年,驻村干部竹豪然通过“民情日记”反映了此情况。经过镇、村共同努力,今年1月1日,新建的环镇路正式“上岗”。据悉,环镇路连通了嵊松线、上竹线,将镇北、通源、雅璜三个区域的人员出行和过境车辆进行了疏散,实现了集镇路街分离,改善了交通环境。
“如今,村民们去往市区,不需要经过集镇路。”周春位说,以前从雅璜到嵊州市区需要一个小时以上,如今时间缩短了至少一半,“不仅为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和安全,也为农副产品运输等带来便利。”
全媒体采访团记者在民情日记纪念馆采访。
“走基层、强四力”·记者手记
数字赋能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方式方法、摸清民意诉求、打通服务末梢,记者看到的“民情日记”,正在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民情日记”诞生20多年来,已经从“小本子”演变为“大数据”,从“问题找上门”转变为“干部沉下去”。
石璜镇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服务群众的载体,“民情钉”平台应运而生,这一次,石璜又走在了“数字乡村”的前列。在“民情钉”上,数据通过整合、统计、分析,甚至可以为各项村级事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村民真正参与到乡村事务自治和发展中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目前,石璜镇不仅开展了新时代“民情日记”的软件应用场景研发,还重点围绕全镇“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发展定位打造线下实践阵地。“民情日记”发源地全区域建设项目正是石璜为致力打造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培育擦亮“民情日记”这一党建和基层治理品牌,促进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民情日记”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案例。
嵊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梁中说,虽然“民情日记”载体和形式一直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变。创新发展“民情日记”,坚持数字赋能、系统集成的理念,打造更多各方协同、为民服务的场景,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记者 寿伟国 严竹萍 文 黄霄 梁永锋 摄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