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才”源滚滚来

人才如何招得快、招得好、留得住,我市人力资源产业正逐步“出圈”

2021-06-18 15:52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浙江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智汇园区

人才兴,则产业兴。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绍兴人力资源发展大会上,我市首次发布的三大“万亩千亿”产业人才需求报告指出,至2025年,绍兴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人才需求将达24.8万人。

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绍兴该如何有效调配人力资源,增加人才供给?

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做大做强人力资源产业。

当前,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如何?和地方产业的对接融合又如何?6月7日上午,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感受绍兴人力资源产业带来的变化。

企业受益,中介吃香

“谭总,对我们用工企业来说,招工上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招工的速度,另一个是人才的稳定性。请问你们公司将如何保障?”

“我们会在充分了解贵公司人才需求后,组建专门的服务小团队,一般3个工作日内就会出推荐评估报告。至于人才能不能留得住,我们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也会长期与人才保持沟通,做好桥梁纽带工作。”

采访团来到浙江聚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总经理谭波正在与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金龙洽谈人才服务合作项目。

成立于2014年的“淼汇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微小水力能综合开发利用的科技型企业,对高科技人才需求很大。“以前,人才招聘主要依赖外地猎头公司,但让人头痛的是,人才即便引得进,也很难留得住。”赖金龙说。

近两年,“淼汇能源”转为通过本地猎头公司招聘人才。“感受很不一样。”赖金龙说,在人才跟踪、企业沟通等方面,外地猎头远不如本地猎头周到,以后公司不必再舍近求远。

跟“淼汇能源”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本地人才服务机构招募人才。这一点,谭波深有体会。“我公司是第一批入驻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人才服务机构,见证了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由弱变强的全过程。”他说,这几年很明显的感受是,用工企业的招工观念发生了改变:以前招中高端人才主要通过外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现在通过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人的企业越来越多,“平均每年有两三百家企业跟我们谈合作,这几年无论营收还是人才服务人数,均以每年30%的幅度在增长。”

“2019年,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之初,入驻园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仅10家,现在已发展到32家,基本涵盖了泛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业务形态,产品链条相对完整。”在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内一块入驻企业形象展示牌前,海智汇绍兴运营公司总经理索苏介绍。

前不久发布的《2020绍兴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白皮书》显示,至2017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还只有54家,至2020年底增长到346家。2020年,实现营收70.5亿元,纳税1.8亿元。

浙江聚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集聚赋能,服务产业

6月17日,2021年企业成长训练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新兴产业);6月19日,杭州台州绍兴三地留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6月25日,夏季super直播月·现代纺织与现代住建产业专场招聘会……

在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今年6月要举办19场活动的预告信息。“园区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集聚优势,在公益培训、云招聘、用工平台创新等方面,为企业赋能,为绍兴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索苏说。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有好的人才,才会有好的产品、好的企业。”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罗继红介绍,随着绍兴进一步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需要人力资源更高效的配置。“我市积极抢抓区域融合机遇,高质量引进长三角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积极走出去、大力请进来’,不断提升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业能级,高质量服务我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罗继红说。

优蓝控股绍兴分公司就为中芯国际输送了大量技术人员。“优蓝控股除了托管20余所职业技能院校,还与100余所院校开展合作,是国内第一家致力于人力资源产业链深度开发的综合性企业。”“优蓝”绍兴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海智汇”服务网络,公司业务量成倍增长,至今已为中芯国际输送200余名人才,累计为其他绍兴政府引进的头部企业输送各类人才约800名。“记得有一天,我在‘海智汇’服务群里发了一条用工对接信息,结果3小时内就接到了20多家企业的来电,都是来‘抢人’的。”该负责人说。

2018年以来,我市陆续建成并投用浙江绍兴(上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浙江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智汇园区、浙江绍兴(嵊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一园多区的产业布局,园区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合作、联动发展,立足区域经济特点,精准服务重点产业。2020年,三大园区共服务企业4.5万家次,累计为22万余人次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累计举办人才服务、人力资源行业及创业创新活动280场次,累计服务约39万人次。“现在,几乎所有的绍兴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都会通过园区寻求、对接人才。”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综合处处长吕旦霖说。

“接下来将继续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的有机融合,为绍兴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提供及时、充分、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保障。”罗继红说。

“走基层、强四力”·记者手记

服务地方产业  “人力”更需给力

在绍兴,人力资源产业从未被拔到如此高度,因为它与地方产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在第三届绍兴人力资源产业大会上,主办方还特地发布了绍兴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发展蓝图报告,以强化产业和人才的关系,可谓用心良苦。

欲兴产业,先兴人才。这几年,绍兴人力资源产业发展迅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成多个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产业营收去年达到70.5亿元,这一局面让人欣慰。但同时,现实却容不得我们停下来松口气,一是与周围杭州、宁波等其他城市相比,绍兴人力资源产业的体量总体依然偏小;二是相比于地方产业的迅猛发展,绍兴人力资源的人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存在一定缺口。

如果把产业比作唇,那人才就是齿,两者相依相偎。因此,未来绍兴做大做强地方产业,就必须首先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深化人力资源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好故事

猎头出马  高端人才来

“这款床垫产品,外观设计比较新颖,质量方面,相比去年同类型产品,客诉率大幅下降。”说这话的是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监司胜海。

今年1月,司胜海从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后入职喜临门。“5个多月工作下来,我对喜临门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开心地说。

去年底,司胜海在网上投了份简历,没多久便有一家绍兴的猎头公司联系他。“猎头公司给我推荐了喜临门的岗位,初步沟通后,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也蛮不错的地方。”他说,现在他对新的工作环境很满意。“猎头公司的跟踪服务也比较贴心,现在仍与我保持沟通。”他说。

“这家猎头公司就在海智汇园区内,是人社部门帮我们对接的。”喜临门人力资源部副总监李敏告诉记者,公司很早就提出“人才工程就是一号工程”的战略目标,为此还组建了一支将近80人的人力资源团队,“以前我们要全国各地跑,但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2019年开始,随着我市人力资源产业的不断壮大,公司通过‘海智汇’招聘人才的比重逐年增加。”

招聘模式的转变,是时代造就的。“早些年,我们主要通过‘人传人’去挖掘人才,招到的人才以本地人居多。近些年家具行业快速发展,公司经常会产生新的工种、新的部门,依靠传统模式招工已捉襟见肘。”李敏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推介的一些优质猎头公司进入了喜临门的视线。

“近两年,公司每年要通过‘海智汇’推介的猎头招聘一二十名关键人才。”李敏说,公司这几天就在与3名博士接洽,“以前招这样的高端人才要花五六个月,现在一两个月就能签合同,非常高效、精准。”

作者:记者 许程丽 陈乙炳 见习记者 骆烨 文 记者 何雯 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