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昌:迈向“未来制造工厂”

传统产业全面数字化,数字产业激发强大动能 ​

2021-04-30 16:2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中财管道生产车间

5G生产车间里,“小方盒”精准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液晶大屏实时显示生产线产能,企业老总通过手机App就能查看车间状况、制定生产计划……万物皆“数”——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的预言,正在新昌江两岸变成现实。

新昌县委常委裘武宏介绍,近年来,新昌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数字化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底色的新昌,再次站在了数字经济浪潮的前端,秘诀是什么?4月15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新昌,试图寻找答案。

数字化改造后

“聪明车间”越来越多

4月15日,走进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时,我们首先被一块写有“5G让未来生长”的广告牌吸引了。斯菱轴承事业二部副总经理兼自动化车间主任吕乐侃颇为自豪地说,他们是新昌最早推广5G工业应用的企业之一。

在生产设备边,吕乐侃指着一个蓝色小盒子告诉记者,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秘密就藏在这里。“这是一个传感器,通过5G技术,联上陀曼e微智造平台,设备状况、产品产量及质量等信息在LED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吕乐侃说,数字化改造后车间产能提升20%,同时自动采集的数据上传汇总后让管理事半功倍。

如今,斯菱轴承自动化车间已成为新昌县轴承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样板。新昌县经信局局长何溢强介绍,2017年开始,新昌率先以轴承行业为切入点,来破解企业数字化改造难题,形成了“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智能制造“新昌模式”。随着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形成,全球轴承行业龙头企业SKF选择落户新昌,进一步完善了新昌轴承产业链,整体提升了轴承行业竞争力。

此后,新昌县积极做好复制推广文章,推动纺织、胶囊、冷配、汽配等多个行业全面数字化改造。截至目前,新昌307家规上企业有265家完成了数字化改造,预计年底将达到100%,实现主要行业和规上企业全覆盖。

穿上鞋套,记者跟随浙江新柴股份有限公司E工厂负责人走进恒温无尘的生产车间。偌大的车间里,几台智能化设备正在快速运转,十几个工人穿梭其间。新柴股份是国内著名的小缸径多缸柴油机生产企业,信息中心主任丁炉钢介绍了企业售后平台——新柴“慧眼”呼叫管理平台的作用:产品一旦进入售后流程,关于售后申请数据、受理人、产品型号、故障模式等数据即刻更新,实现滚动报修。“简而言之,我们销售出去的产品,比如收割机最终的用户使用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我们,我们接单后,再分派任务给就近的服务站去服务。所以说平台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好服务文章。”丁炉钢表示。 

打造最优生态

数字产业激发澎湃动能

产业数字化,让新昌传统企业站上了“数字经济”的风口,也为新昌招引数字产业落地提供了丰厚土壤。

走进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客厅,只见数字产业集聚园里,航天二院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工业智能、浙江联通5G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等研发类项目,以及蒲惠智造、医惠科技、杰汇软件等一批工程服务商都集聚在这里。

蒲惠智造位于三楼,3个不大的办公室,却支撑起了公司对新昌128家中小企业的软件服务。“我们跟新昌政府建立了合作模式,第一年我们与政府各出资一半,让企业免费体验‘智造’软件服务,如果觉得效果好,企业第二年再续费。”蒲惠智造工作人员梁锋锋介绍,蒲惠云MES系统通过管理端改造,让企业实现生产可视化、质量可追溯、实时计时计件等,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服务续约率高达80%。

另一侧,则是航天科工二院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新昌产业孵化中心,这是该研究所唯一一个在北京以外的孵化中心,地位非同一般。孵化中心主任田磊告诉记者,2018年起,研究所开始寻求外拓机会,曾经找了不少城市,最后被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所打动,选择落户新昌。

位于羽林街道初丝湾中小微企业园的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便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与新昌当地企业三雄轴承合作开出的“智造之花”。依托航天科工二院10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航天高性能3D打印产品在国内首次实现批量生产应用。计划到今年年底,企业打印能力将再提升一倍。

“我们现在已经签约了10多家数字企业,目前已投产3家,产值超亿元。”何溢强表示,未来,新昌将以产业数字化工作成效为基础,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业务场景,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革。

好故事

“一号车间”的试验

从2018年开始,一场数字化改造试验在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号车间拉开序幕。

中财管道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管道生产企业,位列国内行业前三甲。在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前,中财管道采用最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台机器一个工人,每一道工序都通过人工完成。

2018年6月,总投资30亿元的中财新型建材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新昌高新园区开建,次年1月10日,一号车间投产,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引进以及流水化生产设备改造,实现了产能、质量双提升。

一号车间的数字化改造成果肉眼可见:近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设备整齐排开,只有几个人围着一条传输带进行分拣装箱工作。“原来需要100人左右的车间,现在只要20人,产能却提升了50%左右。”中财管道技术服务部经理张勇良说,“目前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只是在包装环节还需要不少工人。”公司正与旷视科技开展合作,将借助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分拣,最终实现从投料到包装整体自动化生产。

“现在一号车间进行的数字化改造,都是在为建设黑灯车间做试验。”张勇良介绍,项目三期将建造一个5万平方米的无人车间,从原材料到产品加工到包装再到搬运入库全部实现自动化,今后这个车间将为成为中财管道智能制造中心。

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改造犹如一粒“种子”,让中财管道开始更积极地拥抱“数字化”。去年,中财管道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前沿科技,结合业务需求,搭建起五个子系统,实现从供应、生产到物流、客户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在中财管道信息中心,一条条发往全国的物流信息出现在主屏幕上。“现在客户可以像查询快递一样查询货车实时信息,非常方便。”工作人员丁立告诉记者。

全媒体采访团在新昌采访

“走基层、强四力”·记者手记

新奇感和震撼正在成为日常

2017年,数字化改造热潮席卷新昌。起初,数字化改造于我而言是抽象的,直到2017年9月,我接到一次采访任务,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到新昌调研。其间,我随调研团先后走进了万丰智慧工厂、普佑科技、达利丝绸等企业。

如果说万丰、达利丝绸这些大企业里,偌大车间寥寥工人与一台台“聪明”的机械臂,给我带来的是新奇感,那么普佑科技这家“小”字辈企业的数字化改造,给我带来的则是震撼:略显狭小的简易车间,与经过互联网改造、可实时呈现生产数据的设备形成了鲜明对比。工人减少了,效率提高了,企业负责人在介绍数字化改造成果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实体经济是新昌经济的根。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适应国内外市场深刻的供需变化态势?新昌用数字化改造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还是一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企业有获得感的产业升级。尝到甜头后,企业又成为推动者,加快新昌全社会更广泛的数字化改造。

同时,新昌政府趁势而上、主动作为,大力引进科创公司和工程服务商,做好数字产业化另一篇文章,持续释放数字化改革红利。

作者:记者 俞颖颖 潘晓林 陈琪 文 何雯 张亮宗 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