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寻找新时代“围涂精神”

2021-04-07 10:45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上世纪60-90年代,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围涂史在几代沥海人心中建起了一座丰碑,铸就了一种精神。半个多世纪过去,沧海变桑田,数以万计的沥海人在这片曾经“最年轻”的土地上为梦想接力,奋发图强,结出累累硕果。

岁月壮山河。大湾区时代的来临,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当下的沥海,正从深厚走向宽广,从历史走向未来。一座产城深度融合的先锋智城,一座新老并进的未来水城,正朝着“城市副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行。新老沥海人如何面对新机遇,创造新历史?又是什么给了他们继往开来向海而生、向海而兴、向海而盛的信心和决心?近日,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越城区沥海街道,感受新时代“围涂精神”的时代演绎。 

全媒体采访团在绍兴市锦升塑业有限公司采访

拓荒落子,迈向“先锋智城”

北濒杭州湾,内拥娥江水,一场战天斗地、向海要田的围涂战,为沥海夺得了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多年以后的今天,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化妆品制造研发等高端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沥海改变原有产城格局的新方向。

2017年,三花控股集团决定投资68亿元在沥海约1270亩的土地上启动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园项目。短短4年过去,这里已然成了三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的主阵地。“一期项目已在2019年投产,去年实现了5亿元销售额。今年,这里还将建成二期、三期智能化超级车间,争取让整个绍兴三花的年销售收入实现20亿元。”公司行政办公室主任俞浩说。

这些年,来自著名汽车企业的合作订单源源不断。“企业发展势头好不好,看看我们的建设进度就行。”俞浩向记者指了指他身后的一幢钢结构厂房,项目二期1号厂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未来2到3年,我们将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当省级四大战略平台之一的“绍兴滨海新区”承担起接轨大湾区、服务大产业的历史使命,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块的沥海街道自然成了对接上海、融入湾区的桥头堡。“独具慧眼、提前在此落子的行业龙头远不止‘三花’,截至目前,共有200余家工业企业分布在滨海新区江滨片区(南部工业园)和沥海东部工业园区。”沥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超说。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另一家企业——浙江医药。2011年,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将前些年累积的资本全部投入到昌海生物产业园项目,这一项目就位于如今的江滨片区(南部工业区)。2014年,浙江医药更是把企业总部从杭州搬到了这里。如今,园区已形成昌海生物、昌海制药、创新生物、新码生物4家子(分)公司,在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成就。

3月26日中午,站在企业研发大楼前,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章吕感慨万千,“我们是当时第一批落户滨海的生物医药企业,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下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行业翘楚。感谢一开始就来到这里的‘拓荒牛’!”章吕说,不畏困难、专注主业、精益求精,一直是浙江医药的企业精神,这也与新时代“围涂精神”不谋而合。

上世纪60年代起,沥海人开始大规模围涂(图片由沥海街道办事处提供)

开发建设,新城老城相辉映

一根扁担,一把铁锹,双手和肩膀上厚厚的老茧,串起了光荣村村民沈金夫青壮年时期9次围涂的经历。

今年88岁的他,总喜欢到围涂而成、昔日留下汗水和回忆的土地上走走看看。远望着江滨片区成片的新厂房、厂房外满载着货物的大货车,沈金夫感慨说,今天的沥海变化真大啊!

8公里开外,今年67岁的孟同忠漫步在沥海老街的小巷里。早餐店、小卖部、理发店以及那些紧挨在一起的民居,是老街生活惯有的风情。“以前,这里是沥海的中心,生活在老街才算‘城里人’。”孟同忠说,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因为基础条件相对陈旧、落后,这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好在街道对‘老街复兴’有了新的规划。”

孟同忠说的老街规划,正是沥海街道去年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的方案。“高空俯瞰,整个老街区域呈正方形,长宽都是550米左右,四周围着护城河。未来,我们将逐步恢复老街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和部分城墙。”打开规划图,沥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严玉锋告诉记者,街道计划在保留老街城市肌理的同时进行开发建设,让老城与新城互相映衬,“我们要把老街打造成为展示沥海历史、文化的窗口,新城则将承载更多城市功能。”

眼下,严玉锋所说的新城的城市功能正在逐渐完善。海东大道交叉口地块,滨海新区体育公园呼之欲出。这个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新公园,面积为老沥海文体广场的5倍,将于今年6月建成。“这里场地大、设施全,以后一家人健身、活动都可以来这里了。”联邵村村民王梦娴说。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沥海城市副中心为引领抓好城市发展,全力推动城市水街、乡贤聚落、浙江省肿瘤医院等项目落地。”与采访团成员座谈时,陈超对未来十分憧憬。

好故事

从卖螃蟹到第一个“吃螃蟹”

“你们一定想不到,在办企业之前我是干什么的。我那时候在卖螃蟹。”3月26日下午,结束一段采访后,谢新国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笑容变得自然了些。

如今,他创立的绍兴市锦升塑业有限公司,在沥海街道东部工业园区这个“包装王国”里已有了一席之地。雅诗兰黛、迪奥、欧莱雅这些国际一线大品牌,百雀羚、温碧泉、植美村、花西子等国内化妆品品牌,都是“锦升”的稳定客户。“从研发设计、自主开模到一体化生产,我们在包装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还是国内首家研发外置泵头的企业,拥有160多项发明专利。”谢新国告诉记者,从2003年创立至今,“锦升”已经脱胎换骨,从生产包装配件延伸至成品,由护肤品包装系列拓展至彩妆包装系列,企业销售额逐年高速增长,“去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

得知谢新国的创业故事,不少人会问他:如此“跨界”,从无到有,是怎么做到的?“没别的,吃得了苦,敢拼敢闯。”公司人事部经理陈国龙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谢新国18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的煎熬。“他卖过螃蟹,修过自行车,当过木工、水泥工,经历过风雨;创业时期,他一个人生产、采购、销售一肩挑。研发外置泵头遇到难关的时候,他连续一周都跟模具师傅待在一起。”陈国龙说,在沥海土生土长的谢新国身上的这股韧劲,让他敬佩不已,也是他愿意从国企来到“锦升”的原因之一。

眼下,这位年过五旬的本土企业家正在酝酿另一件大事——自创中高端化妆品品牌,“包括膏体、包装,都由我们自主研发、生产,这是‘锦升’未来的奋斗目标。”

“走基层、强四力”·记者手记

风劲帆满 海天辽阔

年少时,我对沥海的记忆来自于手中的海涂西瓜、餐桌上的小海鲜以及黑白照片上村民挑担围涂的壮观场面。

而今来到沥海,我才发现,这里与记忆中的老滩涂已是天壤之别。让世代沥海人传承和尊崇的“围涂精神”是什么?沥海如何从钱塘江入海口的一个边陲小镇蝶变成为全国千强镇、浙江省经济强镇?我带着这些疑问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走访企业,漫步老街,穿行于乡村,我逐渐明白,“围涂精神”的实践和真谛不仅仅在于眼下沥海发展建设的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或是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项目,更多的是写在采访对象的眉目之间。

在热情满怀的沥海,我有幸见到了曾经参与围涂的八旬老人,他们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比画着,以印刻在脑海深处的记忆还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围涂故事;那些土生土长的沥海企业家,他们在父辈“围涂精神”的传承下,不畏风雨,求真求新,为沥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还有为了梦想远道而来的新沥海人,他们充满活力,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这些迎面而来的新老沥海人,让那些久久藏在心头的疑问,有了最真实的答案——是他们用实践检验真知,换来了沥海的今天。

放眼未来,我和他们一样,对沥海的发展信心满满!

作者:记者 胡杨 胡安娜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