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作茧自缚”7年,巴贝“破茧成蝶”

让蚕宝宝从吃桑叶到改吃饲料,5000年养蚕史被一群“巴贝人”改写

2021-03-22 15:1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采访团采访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

                           

养蚕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流水线上检查蚕茧品质。(张亮宗 摄)  

3月16日上午,今年复工后的头一批鲜茧摆在了位于嵊州的浙江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面前。他随手拿起一颗,轻晃几下,又仔细观察。“这是蚕宝宝吃了改进饲料后结出的茧子,个头正好,表面干净,品质非常好。”金耀开心地对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成员说。

金耀的身后,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正在播放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宣传片:恒温恒湿无菌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批蚕宝宝被“机器人”置于饲养盘中。盘底,铺有玉米粉、番薯粉、复合维生素等合成的人工饲料。“蚕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在车间里完成,全程吃饲料,不吃桑叶。”金耀说,一粒蚕卵,从破壳到结茧,只需要28天,而他创造这一现代养蚕方式,却用了整整7年。

“明年,巴贝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二期项目也要投产,到时可年产鲜茧5万吨。”说这番话时,金耀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以及幸福。

“不开窍”的七年

初见金耀,他给人的感觉是,不苟言笑。“他是我采访过的众多企业家里,最难‘走进’内心的一个。”采访团里一位多年“跟踪”巴贝“养蚕”的女记者悄声说。

“研发没成功前,顾虑多,不愿多讲。现在可以好好说说了。”金耀大概看穿了记者们的心思,在会议室的开场白中,他主动提及过去几年令巴贝集团陷入焦头烂额的质疑,像是压抑已久的委屈,不吐不快。

“整整7年,我和我的团队没有休过假,包括春节。你们看有哪个创新项目是不用坚持就能做成的?”金耀突然坐直身子,身体往前倾,他的手用力一摆,“没有。”金耀那种深切的紧迫感,毫不掩饰。他对采访团感叹道,“做项目很难,尤其是技术难度大的创新项目。”

曾经的“领带大王”跨界养蚕,同样源于一种紧迫感。“近些年,新老蚕农‘青黄不接’,浙江鲜茧的年产量已从10多万吨锐减至2.5万吨。”他说,生丝价格因此大幅上涨,给巴贝集团乃至整个嵊州领带产业造成不小冲击。

2012年初冬,一次偶然的机会,金耀了解到省农科院在进行人工饲料养蚕的实验。“养蚕还能用饲料?我一听就来了精神。”他说。一个想法——“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在他脑海里快速闪现。“人工饲料替代桑叶可行。”省农科院专家突然话锋一转,“但饲料成本太高,工厂化养蚕不可能实现!”

“只要研制出特殊的饲料配方,把成本降下来,就有可能实现产业化!”金耀提高了音量,情绪有些激动。

无知无畏。说干就干。没有研发团队,就自己组建。没有工厂化养蚕设备,也自己研制。然而,金耀很快发现,工厂化养蚕远比他想的要难。“工厂化养蚕,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项目,而是一个集蚕种改良、饲料配方、机械设备、防病体系和环境控制等多种新技术的项目体系。任何一次疏忽,都会满盘皆输。”他说,项目一开始就被包括蚕桑领域顶尖专家在内的人士“唱衰”,“我好几个投资房地产的朋友都发了财,听说我的事后,他们‘骂’我脑子不开窍。”

下一个“十年”

在巴贝集团厂区空地,一大片垒成一人多高、用遮阳布遮盖的塑料器具引起记者们的注意。“蚕结茧前要‘上山’,开始试验时却找不到现成合适的塑料器具。”金耀掀起遮阳布的一角解释,为了这些类似于普通塑料筐的容器,团队里几乎把农户养蚕使用的所有“上山”器具都搜罗来,一件一件试制,“光这一项就投入了五六百万元,总算造出了适合结茧并能实现自动采茧的框式塑料用具。”

研制塑料器具,不过是整个研发的冰山一角。“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打退堂鼓的人更多,真的是吃够了苦头。”金耀说,整个研发过程中,有无数个理由让项目“停下来”,但他不肯放弃,死磕到底。“乱来!”连一向好脾气的蚕桑领域专家也朝他发了火。

“能坚持下来,靠的是一种情怀吧?”对记者的这个问题,金耀没有接话。

“从组建团队到一期项目投产,光这期间公司就累计投入超5亿元。金总走的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如果没有一颗大心脏,项目早黄了。”巴贝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何锐敏补充道,“前几天,我抽空梳理了一下我们申请的各类专利,真把自己都吓到了——整整70项啊。”

终于——2019年1月20日,金耀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向全世界宣布:巴贝集团正式攻克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全球首个养蚕工厂投产成功。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巴贝集团生产的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乃至6A的最高等级。

可以一劳永逸了吗?“不能!”金耀说,一期项目投产成功后,他进行“二次创业”,马不停蹄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加快建设规模更大、工艺更先进、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二期项目,实现年产鲜茧5万吨以上的生产目标。“愿望实现的日期越来越近,按目前进度,最快明年初新项目就能正式投产。”在二期项目建设工地,何锐敏看着不远处已结顶的建筑,伸手在胸前比画出一道大大的弧线。

第二件事,是把嵊州打造成中国丝高地。除在人工饲料养蚕工艺、机械装备改进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以外,要在功能性蚕丝的研发上发力。以后,巴贝工厂产的丝,还将“织”进医疗、军事等领域,为打造“丝绸强省”开启源头活水。“为了完成这项事业,金总把自己的硕士儿子也拉进研发团队。”在巴贝工厂化养蚕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何锐敏指着一位正用仪器测试蚕丝强度的年轻人说。

“按我朋友的说法,过去10年,我在养蚕之路上孤独前行,错过了房地产。现在,我跟他们讲‘10年后再来比一比’。”说这话时,金耀自信满满。

好故事

500多次重大失败的背后

跟金耀一样,何锐敏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2012年,47岁的何锐敏已扳着指头,等待光荣退休。突然有一天,金耀对她说:“我要干一件大事——挑战5000年种桑养蚕传统,主角由你来当!”“我只会做领带,从没养过蚕,我行吗?”这事,何锐敏不是不情愿干,压根就不敢想,“谈话进行了很久,最后我竟稀里糊涂答应了。”

组建团队需要人,何锐敏好说歹说拉来了几个人。跟她一样,他们也是“养蚕零基础”。“我们先去省农科院学习桑叶养蚕技术,回来后继续摸索。”她说。这期间,金耀打听到日本有个专家研究人工饲料养蚕已多年,并有相关著书。“金总带我们跑了趟日本,回来后马上找人把书里的内容翻译成中文,我们边看书边配制人工饲料。”何锐敏说,大概是年纪大的缘故,书中内容看后没多久又忘了,“最后想了个办法——试验到哪一步了,再回过头来对照书上内容。某个步骤卡住了,就向省农科院专家请教。”

“这7年里经历的重大失败就有500多次,几乎涉及到每一个技术环节。”何锐敏说,人工饲料价格高昂这座“大山”,更是经历了几万次配方尝试后才跨越,“我清楚记得2017年11月底,我们在中试车间用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复合维生素等,通过特殊配方,制成了成本较低的饲料。”

研发团队共有50多人,核心成员王永黎永远记得2016年那个刻骨铭心的9月。“那时还处在实验室养蚕阶段,蚕宝宝马上就要结茧了,突然全部死了,大片大片的,触目惊心。我们委屈、难过,大哭了一场。”她说。

“整整7年,研发团队没有休过假,包括春节。失败了,就重新来,真的是没日没夜地商量方案,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彻底感动了我。”如今,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美华也成了该研发团队中的一员。

在何锐敏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由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聘书,上面写着:“兹聘何锐敏同志为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聘期四年。”“跌倒、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上路;再跌倒,再站起来……我们就是从这样的日常中积累经验,‘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吧。”何锐敏笑言。

记者手记

一条“蚕”的启发

作茧自缚,到春蚕吐丝,再到破茧成蝶,在巴贝集团,我们又听了一次“蚕”成长的故事。“讲”这个故事,金耀和他的团队用了7年,语调深沉又带点悲怆。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曾这样评价“巴贝故事”:“巴贝集团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首家工厂化养蚕的企业,彰显了浙商敢于创业、勇于创新、追求极致的企业家精神。”

蹲点巴贝集团期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金耀身上有一种蚕丝般的韧劲——张一口吐一根丝,走一步留一个脚印;还有一股“钻牛角尖”的劲—— 一旦项目起了头,就勇往直前,哪怕“孤独前行”。这两股劲,靠什么凝聚?回来的路上,围绕这一话题,采访团成员讨论了很久。“情怀!”,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作者:记者 单滨新 何用 陈乙炳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