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章镇:从山水中走出来

2021-07-13 10:1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核心提示

从越城区出发,经常台高速公路一直往东南方向行驶,几个互通后,隐约可见细雨初霁的连绵青山和奔流不息的曹娥江。章镇,就坐落在这片山水之间。

下高速后,沿着镇内主干道路(新城路、滨笕路),我们进入了曹娥江西侧的章镇建成区。绿荫浓密,鲜花簇簇。和许多城镇不一样的是,章镇整个建成区都像一个花园。“花园里也能造工厂。”带着我们来到位于滨笕社区的产业园后,镇长吕彭指着眼前的企业群说。

“章镇全镇都有很好的生态基础,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吕彭告诉记者,章镇确立了产业向滨笕方向发展的总体布局,无比坚定地开启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新篇章。

一片绿色工业高地

“几年前,外国人肯定想不到中国人自主研制的风机会成为城市大基建,甚至军工领域的‘香饽饽’。”一说起企业的主打产品“数字风机”,浙江金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淼根高兴得收不住话匣子。

近年来,“金盾”通过数字化改革,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风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北京、上海、南京等国内城市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地铁、隧道工程、部分军工项目都用上了该公司的产品。公司技术人员陈吕告诉我们,通过物联网,他们把风机运行一个时段内所有参数储存在“电信云”上,分析测试出地铁或隧道等设施在什么工况下的运营模式是最节能的。“以南京地铁4号线为例,如果按照最节能的模式运行,该线路使用的风机最高可以降低75%的能耗。”陈吕说。

以“金盾”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纷纷转型,推动章镇向“绿色工业高地”的目标大步迈进。在过去,这是章镇人从未有过的“野心”。

在基建领域,以现有的生产技术,即使不转型,也不愁卖不出产品。“但那样就只能局限在中低端市场,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肯定是不利的。企业发展不好,城市发展劲头就会不足。”章镇镇副镇长金健说。

在政府的牵线下,一批批在章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老牌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他们频繁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所接触合作,在科研创新上持续投入……“技术转型、人才引进、新项目培育等等,一笔笔大投入在头几年压根看不到收益,内部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多好,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市场给了我们更多机遇,这些都是转型之前无法做到的。”王淼根说。

短短数年间,章镇培育起20多家规上企业。除了“金盾”外,专注于绿色家装建材制造的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绿色化工生产的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成功上市。

在距离“金盾”不到两公里的地方,一个投资10多亿元、占地70.57亩的现代化水厂供应链(应急)管理服务基地正在建设中。临近傍晚,项目工地上,人、车、施工机械仍在忙碌,交织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争取在明年底前实现项目1期的投运。”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副经理俞雅仙说。

天行健是一家以“水处理”为核心,长期服务市政供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的企业。目前,企业研发的新产品陶瓷膜已进入生产试制阶段,这项技术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真正填补国内水处理过滤的技术空白,大幅度降低水处理成本。

“这些年,无论居民饮用水质提升,还是污水治理,章镇都走在全省前列。筹建专门服务于水治理的基地,可以更好地带动周边产业集聚。”俞雅仙说。

以水处理设备为核心,以“天行健”服务基地为牵引,集聚一批水处理设备制造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这是章镇正在打造的新的增长极。加上专用设备和装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一片绿色工业高地正在绿水青山间强势崛起。  

今年上半年,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7.01%、28%。

一块绿色生态福地

“光是红心猕猴桃,一年销售额就有数亿元,你说厉不厉害?”在“红心章镇”党群服务中心,章家埠村党总支书记丁林军指着红心猕猴桃分布沙盘兴奋地说。章家埠村是章镇猕猴桃专业村,红心猕猴桃产量、销量一年比一年高。

章镇的山形地貌、气候环境适宜种植红心猕猴桃。20年前,经当地一位乡贤引荐开始试种,如今,种植面积超万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不仅面积大,章镇还依托“党建+合作社”模式,逐步淘汰以家庭为单位自产自销的方式,改进种植技术、打响统一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使红心猕猴桃成为当地真正的“致富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时代前进的车轮在章镇这片土地上清晰地画出产业振兴的脉络,一条是农林产业发展线,一条是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线。

花坎村地处章镇东北角,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近来因为一座藏在大山之间的“网红民宿”——花坎养生谷“仁里美宿·宁墅”,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推荐点。

民宿负责人朱兴土告诉我们,一期项目包含的12间客房以及全景式露天泳池于去年元旦对外开放,但当时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后来,随着疫情受到控制和复工复产的推进,入住情况开始转好,如今入住率已经超过预期。

采访当日,6名刚经历高考的杭州籍高中毕业生正在办理退房手续。“在‘小红书’App上刷到的,说半山腰有个‘无边’泳池,我们就来了。”毕业生小李说,实地景观丝毫不逊色于网友精心修饰过的相片,“这个泳池太棒了,尽管外头太阳很大,我们还是玩了整整一下午。” 

“仁里美宿·宁墅”还依托当地猕猴桃、葡萄、茶叶等资源,加紧打造集农林生产示范、山水田园风光、乡村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地生态农业旅游综合体,形成以“四季仙果”、名优特产为载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圈。今年上半年,仅茶叶一项就增收8万余元。

“仁里美宿·宁墅”项目是章镇推进农商文旅特色品牌建设的一个实践成果。镇党委委员顾永宝表示,通过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强化章镇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引导作用,大力做好农业、人文和自然风光等融合文章,持续扩大章镇的旅游品牌影响力。

现如今的网红景点“樱花谷”,正是成果之一。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每年春季,章镇镇张村樱花谷内,花径拂风,香气四溢,游人如织。章镇已连续举办了4届樱花节,花开旺季时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章镇镇文化旅游办工作人员王幸云说,该镇正在全面提升樱花谷景区道路、虞南片区旅游服务综合体等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福地。

一座绿色宜居新城

从章镇镇政府办公楼向周边眺望,周围排布着一片片簇新的住宅楼盘。如果登高俯瞰,就能看到层层高楼簇拥着一条狭长的“碧玉带”,那是章镇建成区最具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竹洞湖。

曹娥江的多次改道变迁,让原本是主江道重要湖泊的竹洞湖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不断推进,竹洞湖迎来了重生。

如今,一个以竹洞湖为核心,总投资1200万元、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集商业休闲区、名人文化区、中心湖区和休憩区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已建成。游步道、假山、凉亭、拱桥、瀑布错落分布,置身其间,恍如画中。

以竹洞湖为中心,一处处生态景观向建成区四面铺展,构成新型小城市的亮丽外观。与此同时,新型小城市的“五脏六腑”也日益健全起来。

吃完午饭后,韦仕才从园区出发,步行来到章镇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新居民窗口”办理新居民居住证。今年9月,他的女儿将要上小学一年级了,根据规定,原籍贵州的他们需要办理新的居住手续。

“新居民窗口”是专门用来办理外来人员有关事项的服务专窗。去年,这一原本设立在派出所的办事点,随着新便民服务中心的建成,同其他服务专窗一起搬到便民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内。“这几年,章镇的新居民越来越多。我们把社保、医保、养老等服务事项都集中在一起,方便新居民‘一站式’办理。”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丁洪说。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日益完善。去年新建了王充小学,今年又在规划建设镇中心幼儿园。章镇中心卫生院经过多次扩建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原来的卫生院医疗条件比较差。现在不一样了,与上级医院结成医共体以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医疗服务。”章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吴狄说,现在丁宅、岭南、上浦等乡镇的老百姓都会来章镇中心卫生院看病就医。

而交通建设,则进一步拉开了章镇的发展框架。

连接章镇新老集镇的章镇大桥是章镇最具知名度的地标之一。曹娥江江面上,章镇大桥独塔挺立,在苍翠的姜山衬托下,一对对钢索拉着桥面,连起“一江两岸”的山水田园。站在桥上向章镇建成区方向凝望,上三高速、104国道贯通南北。从去年开始,章镇抓住小城市建设契机,全面实施新章镇大桥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与104国道平交并直达常台高速章镇互通,不仅可以完善章镇域内路网体系,更是高速连接、过江交通及虞南山区出行的重要枢纽。

被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后,章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谋划了以“科技产业、公共服务、南部生态居住、滨江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五大片区为主线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一座绿色宜居新城正在虞南冉冉升起。

曹娥江从虞南大地奔流而过,哺育出一座山水相依的秀丽小镇——章镇。这里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故乡,也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隐居地。近1600年前,谢灵运去职归隐后著《山居赋》,盛赞这里的山川河流、草木园林之美。

曹娥江奔腾不息,时代在变与不变中不断演进。拥有秀美山川和广阔沃土的章镇,面对周边乡镇的快速发展,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发挥山水之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一座绿色新城已呼之欲出。2020年,章镇被列入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成为虞南区域一颗耀眼的明珠。

日前,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章镇,深入山林田园,走访企业民宿,解密章镇人的绿色发展之路。

亲历者说

变压力为动力

上虞区章镇镇原党委副书记 王洪淼

章镇的蜕变来自压力之下激发的改革动力。

2011年退休后,我就一直在帮镇里处理一些民政方面的事务,接触了很多人。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章镇人更有冲劲,也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上有章镇,下有崧镇”,上世纪80年代以前,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章镇人,都觉得家乡发展得够好了。与其他乡镇相比,章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粮食、猪肉、茶叶等,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上世纪80年代起,周边的兄弟乡镇快速崛起,经济发展迅速,把自以为富足安定的章镇远远甩在了后头。当我们惊觉时,已是10年后。那时侯,章镇年工业生产总值仅3000万元,根本“拿不出手”。

奋起直追,第一个想法就是发展工业经济。但章镇多山川河流,耕地虽有一些,但涉及到农民的利益,不太好碰。

怎么办?思来想去,那就只有就地建设、就地发展。

1992年,章镇区撤销,滨笕乡并入章镇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明确了集镇建设方向,即向滨笕方向发展。我们集全镇之力投资1500多万元,专门用于改扩建道路等,并以主、次干道为界线,进行业态布局。拆建的过程,就是章镇人慢慢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很多习惯了“小富即安”的章镇人不理解,我们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和念头,无论花多少时间跟力气,一定要把大家的观念扭过来。   

2001年,大勤乡、龙浦乡并入章镇镇。良好的城镇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我们有底气进行对外招商,但引入什么样的项目又成了问题。当时章镇慢慢兴起了一批家装材料生产制造企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开始倡导“绿色GDP”的发展理念,这对有着丰富生态资源的章镇来说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不能招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项目,我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向“绿色”转型,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

章镇人对于家乡的变化和发展都是支持并乐见其成的,甚至还有许多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归家乡参与建设。这些年轻人就像一扇扇窗口,让章镇更容易看到新世界,看到差距,补齐短板。我相信新的章镇一定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活力与实力

在章镇镇政府采访时,工作人员小庞纠正了我对章镇大桥的认知,“章镇大桥是1978年开工建的,看着我们一步步从水路运输到陆路运输,不但见证了交通运输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章镇的发展……”这位去年初才来章镇工作的山东小伙,是典型的章镇新居民。从他的话里,能感受到他对这座小城的喜爱和热情。

喜爱章镇的,不止小庞一人。这里的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周边乡镇乃至浙东片区部分城市的人也选择到章镇购房、工作、生活这件事。

看得出来,章镇是一个招人喜欢、能吸引人来的地方。

留得住人,一靠活力,一靠实力。相比于城市,小城镇在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像章镇这样一个以山地为主要地貌的地方,如何打造充满活力与实力的小城镇?

这个问题,我在看到章镇建成区的现代产业园时找到了解答。章镇将产业园区建在了建成区腹地,又将建成区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里面楼房林立、遍布生活基础设施。可以说,你只要生活在这里,就能在家门口解决入学、就医、就业等大部分问题。正如镇长吕彭所说,“五分钟生活圈,满足所有的生活必需。”

这让我想到数月前,我在绍兴滨海新区参加“中日对话-大健康产业接洽会”时的情景,会上,一位日方代表就产业园区打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产业园聚集了大批年轻人,年轻人的喜好是什么,产业园就应该配备什么。比如我想喝咖啡,但如果我连一杯咖啡都买不到,甚至外卖都配送不到,这么不方便的地方肯定是留不住人的。”

章镇“就地建城”,便是一种“与人方便”的思路。不是只建成一个产业园,也不是只专注于布局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区,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试问,谁会拒绝家门口的便利呢?如今,章镇正朝着“省级小城市”的方向稳步前行。未来的章镇必能在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承接大城市溢出效应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记者 何 用 裘 玮 文 何 雯 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