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昌“有数”

2021-04-29 10:1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位于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客厅的新昌数字产业园。

核心提示

以“小县大科技”闻名的新昌,现在又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正向“数字经济第一县”挺进。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嗅觉敏锐的新昌,感受到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壮阔前景,率先启动以轴承行业为切入点的产业数字化改革。

2018年开始,新昌把这一模式向纺织、胶囊、机械等多个行业推广,基本实现了主要行业全覆盖。

2019年,新昌两化融合指数98.77,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90.3,被授予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区。

4年多时间里,新昌从传统工业经济脱胎而出的“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互生互长的壮阔景象,奥秘在哪里?日前,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新昌,探寻“智能制造”的新昌秘笈。


“我以前招过几个大学生,他们到新昌客运中心下了车,在马路边一看,是这么个乡下地方,就又跑回车站坐车回去了。”数年前,时任新昌县长李宁面对媒体,说了这么一番话。

而现在,在新昌县委常委裘武宏的叙述中,已是另一番景象:“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只要能把他们的老总请到新昌来,我们就有信心把他们留下来!” 

“新昌引力”的“反转”,缘自数字化。2020年,新昌两化融合指数104.39,数字化指数93.9,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梯队。

在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为世界性难题的今天,新昌却因为4年前的那一场探索,成为全省“产业数字化”高地,国际国内头部数字企业纷至沓来,加入“数字产业化”的合唱。

一个盆景

很多人对新昌产业的认识,是从轴承开始的。这个起步于1969年的产业,是新昌最大的“吃饭行业”,鼎盛时期全县共有1500多家轴承企业,全县十分之一的人口吃着“轴承饭”。

只要有个工人、买台机器,就能进行生产,工作环境永远黑乎乎油腻腻,这是过去轴承企业留给外界的“标准像”。

然而,4月15日,当我们走进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时,却完全是走进了一个现代化企业的数据控制中心:车间里明亮、干净、恒温,一条生产线一个操作工,整个车间12个工人,个个气定神闲。更让人惊奇的是,一切生产和管理数据都在一块大屏幕上滚动显示,产品定位、数据追踪、历史追溯……斯菱轴承事业二部副总经理兼自动化车间主任吕乐侃告诉我们,这个系统还可以掌控空压机每天最早开机时间和最晚开机时间,以此测算能耗。每天开早会,他们会通过质量模块的数据分析车间的生产进度。遇到原材料涨价,这些数据还是“控成本、增效益”的神器。“这个车间每月产值1000万元,比智能化改造前提升20%左右。”

斯菱,是新昌首批投身数字化改造的轴承企业之一。

变革始于4年前。当时,依靠人口红利发展壮大的轴承业遭遇了“天花板”,2017年,行业平均利润率降到4%,很多小微企业甚至到了靠卖铁末度日的地步。

当时,新昌还有大大小小的轴承企业600余家,涉及3万多产业工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此诞生,以轴承行业为发端,县政府贴钱启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嗅觉敏锐的新昌,感受到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拍打。

《新昌轴承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3个文件在这一年接连出台,以“小县大科技”而闻名的新昌开启了产业数字化的征程。

那年,新昌所有的轴承企业都接到了一个通知:政府出钱帮助他们进行车间智能化改造,干不干?

斯菱轴承负责人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还记忆犹新:虽然当时对“智能”两字还有点懵懵懂懂,但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的挤压,既然不用企业自己掏钱,何乐而不为呢?

创新,是新昌与生俱来的基因。政府对企业需求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上不怕麻烦、舍得服务的劲头,让轴承产业“百企提升”行动这颗种子迅速落地,并茁壮成长。

新昌县经信局一位干部记得,当时,为了消除企业的疑虑,他和局长一家家地跑轴承企业,给他们讲智能改造的必要性,以取得企业支持。

另外,找谁来实施改造呢?由于当时新昌还没有外地信息技术服务商进驻,新昌本地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陀曼制造”进入了有关部门的视线。一是陀曼有技术优势,二是同在新昌服务方便。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后,陀曼提出了“轴承云”的概念,即通过数据上云,在线分析解决问题,企业无须更换整套设备即可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并实现数据共享。当时,几乎新昌所有轴承企业的机器上,都安装了一个蓝色小方盒,通过移动网络技术连上“轴承云”平台后,设备状况、产品产量和质量等各种数据随时传送。

“这是开创性的一步,即不用更换设备而实现数字化管理。”裘武宏说,原来都认为智能制造是高大上的,需要现代化生产设备。但其实中国90%以上的基础工业都是传统工业传统设备,如果因为数字化改造的需要,就换成高端制造装备,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新昌做法”相当于治好了传统产业改造的痛点,使得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试点期间,新昌县政府补贴5000万元请企业免费体验,一下子“四两拨千斤”撬动了整个市场。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收益。改造后,新昌整个轴承行业的综合成本下降12%,用工成本下降近50%,利润率也从改造前的4%提升到了8%,增加一倍。

2018年5月,工信部在新昌召开了一个智能制造的现场会,分管轴承产业的辛国斌副部长看了新昌做法后说:新昌的智能制造改造,才是他一直希望见到的智能制造模式。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渚厂区。

一道风景

在新昌采访时,我们不断听到一家企业的名字:蒲惠智造。这是一家信息工程公司,也是新昌工业互联网服务的主要供应商。

2017年,新昌轴承行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成功。2018年,新昌开始推广智能制造“新昌模式”。截至2019年,基本实现了传统制造主要行业全覆盖,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的跃升。

伴随着“新昌模式”从省内走向省外,多家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信息工程公司成了明星企业,蒲惠智造就是其中之一。

裘武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像一个大脑,既要有感知端,还要有决策端。决策并不难,难的是感知。在传统制造时代,掌握数据主要靠报表,既有滞后性也不能排除虚假性,上游对下游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获得感知,决策就不科学。

蒲惠智造之所以迅速发展壮大,恰恰在于紧

紧抓住了“感知”这个痛点:通过行业互联网的打造,帮助企业生产流程“深度上云”,彻底解决了上游对下游的感知问题。

蒲惠智造工作人员梁锋锋这样向我们介绍企业的独门绝技:“一是生产流程可视。原来要了解生产进度,要去现场,要去问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现在只要打开手机端就能知道产品做到哪个工序了。二是质量可追溯。产品如有不良反映,可直接追溯到哪种原料、哪道工序、哪个设备、是谁生产、是谁检验。三是计件即时化。原来工人的工作量,要等统计员送上去后,车间主任才能看到,现在平台即时呈现、无缝感知。” 

目前新昌有128家机械企业应用了蒲惠智造的云MES(制造执行系统),除了实时感知,还可实现物料的集中采购,比过去单打独斗提高了议价能力和集约管理能力。

每个行业建一个互联网平台,也是充满智慧的新昌创举。如陀曼负责轴承行业,康立负责纺织行业,蒲惠包干机械行业,中易惠能承包胶囊行业……陀曼还在全省第一个建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除此以外,新昌还鼓励企业建立打通上下游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新昌柴油机厂的“慧眼”呼叫管理平台,就是一家企业级平台。

“产品一旦进入售后流程,售后申请数据、受理人、产品型号、故障模式等数据即刻更新,我们还可以通过显示数据分析售后人员的工作状态,帮助企业做好服务文章。”新柴信息中心主任丁炉刚说,“过去维修成本在整个服务成本中占了三分之一,上了工业互联网后维修成本降了三分之一。”

这钱是怎么省下来的呢?丁炉刚指着车间里的大屏幕说,平台上线前,所有产品的维修信息、维修费用都由各地代理点直接申报,企业根据上报情况派单付钱,这就导致了路程虚报或假单。现在所有数据都在平台上一览无余,假货、假单、重复报修等基本杜绝。

一些老大难问题也能通过平台解决。“有家企业,理论上一吨料可以做5500个产品,但实际只做了5000个,问题在哪里呢?我们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找到了问题,原来是刀片的厚薄差异导致的,改变刀片厚度后,问题就迎刃而解。”

通过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客户下订单后可以像追踪快递一样了解订单货物的实时信息,还可以实时了解所需产品有没有库存,没库存的需要多久可以生产完成,从而预估出货物运抵的时间。

工业互联网的勃兴,也让新昌成为蒲惠智造们茁壮成长的沃土。眼下陀曼已到常山、慈溪、海盐、镇海等多个地方进行数字化改造,接入平台的县外企业已超过100家,接入设备上千台。

“这些企业依托产业数字化已经实现了第二次跃升,老树发新芽。”新昌县经信局局长何溢强说。

一片蓝海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新昌并没有止步,又拉开了建链“数字产业化”的大幕。

但没有一流的信息、互联网公司,一个山区小县要想实现“数字产业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对新昌来说,越来越多的不可能正在成为可能。

新昌羽林街道初丝湾中小微企业园内,有一家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新昌首个3D打印孵化项目就在这里落地。采访团一行在公司车间看到,一些航空航天高性能零配件,只要设置好模具参数,就能在打印机上“私人定制”。“产品内层的一些细微差别,用传统技术根本无法体现。”公司副总经理周新勇介绍。

浙江天雄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与新昌三雄轴承联姻的产物,作为航天科工自主研发成果的航天高性能3D产品,在国内还是首次实现批量生产,已推广应用于军工、宇航产品和发动机换热器中。

在新昌,不论是采访企业,还是与党政干部交流,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座小城在数字产业化领域的勃勃雄心和宏伟梦想。

“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大力招引芯片类、电子信息类产业,像海康威视、大华这种大型数字经济企业,准备引进一批。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5家数字企业,有3家已投产,产值超过1亿元。”说到数字,何溢强显得很兴奋,“这就是数字产业化的魅力,两三个项目就是1亿元产值。”

事实上,在新昌的科技心脏——智能装备小镇,早就集聚了科大讯飞、旷视科技、航空二院、连尚网络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并且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如旷视科技与新昌县政府共建新昌旷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在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场景的创新应用。科大讯飞与新昌共建工业智能制造中心,提升新昌产业在全国、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与新昌县政府合作共建产业孵化中心,航天高性能3D产品项目是其项目落地初次试水。  

5G,这个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名词,已是这个小县城的日常。如斯菱轴承、新柴股份、中财科技等10余家企业早已开展5G应用试点。原来斯菱轴承机器联网时经常会发生丢包现象,应用5G网络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丢包事件。新柴股份通过5G信号,控制稳定性提升超过50%。未来,新昌还将全力实施“5G+工业互联网”行动,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体验,打造符合新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产业园区。

今天的新昌,已经奔向了数字产业化的另一片蓝海。

亲历者说

见证一粒“种子”的力量

我是2014年进入新昌县经信局信息化科(现改为数字经济科)工作的。现在回过头去看,4年前,我们在新昌播下了一粒“数字化改造”的种子。

2017年,新昌定下轴承行业数字化改造的路径后,如何找到一家平台服务企业,却成了一个难题。虽然全省有不少优秀的软件开发公司,但他们不熟悉轴承产业,无法针对行业痛点给出实用性强的改造方案。这时,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来新昌调研,他提了个建议,可以找本地的轴承设备制造企业,比如陀曼,引导他们向信息服务公司转型。

陀曼很快开发出了“轴承云”平台,但说实话,一开始推广起来并不容易。为了推广,我们选择在普佑机电、斯菱轴承两家企业试用,效果明显。不过,大部分轴承企业还是持怀疑态度。一调查,才发现是一线员工和管理者都有顾虑,一线员工表示不适应不习惯,企业老总则对改造后的实际效果心里没底。有个办厂30多年的企业家就说:“我就不信这个行业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开现场会,邀请企业老总去车间实地参观,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想要了解的,在现场就能看到听到。现场会开得越多,效果越明显。到2018年,全县有180多家轴承企业用上了这朵“云”。在尝到数字化改造的甜头后,一些企业甚至提出了个性化需求,这又帮助“轴承云”不断成长,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之后,我们又相继在纺织、胶囊、机械等10多个行业中推广数字化改造。这个时候,不少人已经对数字化改造充满期待了。我印象特别深,2019年年初,局领导带我们一家家走访企业,了解数字化改造需求。在新昌鸿杰电子有限公司,我们刚说明来意,老总就兴奋地告诉我们,看到轴承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成果后他就坐不住了,但连续找了几家平台公司,都不满意,希望我们能帮忙找一家合适的。

当年播下的那粒种子,如今已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新昌的企业界已经形成了“听得懂数字化、愿意学数字化、舍得投入数字化”的浓厚氛围。

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正在3D打印。

记者手记

“小”与“大”的辩证法

■ 记者 何瑛儿

走在新昌的街头,经常会以为自己误入某个乡镇——灰扑扑的市容,几乎看不到“高大上”的建筑,道路交通和商贸环境也显得局促,转个圈,就把城市走遍了。

是的,新昌很“小”,县城面积小、资源禀赋少,光从外表看,你根本无法想象这里会诞生“大科技”,并正在追赶“数字化”。

但新昌确实很“大”。新昌的大,是它的视野、远见和格局,是它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宏阔胸襟。

在新昌采访时,我们听到这样一个细节:同岗位同级别,但新昌公务员的年薪,要比相邻的兄弟县(市)低2万元左右。

另一个细节是:2017年数字化改造初期,新昌一下子安排了5000万元资金,才把上百家轴承企业“利诱”上马。

我一直认为,一座城市的创新是有基因的,它长在根子上,融入血脉里。40多年前,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诞生在新昌,这是区域营商环境和创新意识的初始体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创新基因被进一步激活激发。幸运的是,新昌的创新基因与政府的创新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共振和互动,构建了创新的政治生态,更进一步激活了这方土地的创新活力。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新昌城市体量如此之“小”,但它的创新能量却如此之“大”。为什么新昌的行政级别如此之“小”,但它的品牌影响却如此之“大”。

新昌诞生了诸多现象级“牛企”,“三花”“新和成”“万丰奥特”……随便一指就是中国民企500强,上市公司也已有11家,他们是新昌的创新基因得以爆发蔓延的“种子选手”。他们的成长,有坚守实业的内因,但何尝不是政府“以企业为本”的长期坚守结出的硕果?

新昌县经信局局长何溢强在采访中多次感慨,4年前的那颗种子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其实是新昌路径选择的结果:数字经济不是政府的自娱自乐,一定要把重心放到企业上!

所谓“新昌模式”,就是把政府缩得小小的,而把企业放得大大的,是把“面子”缩得小小的,而把“里子”放得大大的!

这才是新昌高歌猛进的奥秘。


作者:记者 何瑛儿 俞颖颖 文 何 雯 张亮宗 摄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