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工厂化养蚕:巴贝一梦五千年

2021-03-22 11:3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工厂化养蚕流水线。记者 张亮宗 摄

核心提示:春寒料峭,桑树才吐出嫩芽,春蚕还未孵化。而在浙江巴贝集团的工厂化养蚕车间里,雪白的蚕茧却像瀑布一样从流水线上倾泻而出……

让我们回望到两年前的2019年1月20日。这一天,历经7载筚路蓝缕的“巴贝”在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世界性难题已被攻克!一年四季365天全天候采茧成为现实!同日,《绍兴日报》以《巴贝工厂化养蚕改写世界养蚕史》为题首次发布消息,国内其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巴贝”迅速受到各方的关注。2019年6月,“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杭州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观“巴贝”的“工厂化养蚕”项目展示后,高度肯定企业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作出的贡献。同年,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在省两会上盛赞这一科技创新样本,要求讲好“巴贝故事”。

以“工厂化养蚕”成功为起点,向“中国丝高地”挺进的“巴贝”书写了怎样的精彩?近日,市新闻传媒中心“先行者的风景”全媒体报道团再赴“巴贝”和其下属企业浙江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为你讲述“巴贝”的新故事!

“罗敷喜蚕桑,采桑东南隅。”两千年来,汉乐府诗《陌上桑》,讲述着养蚕女罗敷对爱情的坚贞。

企业之名源于这首诗的浙江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也以对工厂化养蚕的孜孜以求,革新了全世界沿用5000年的养蚕模式。

春分前夕,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再访巴贝集团,走进“陌桑高科”年产5000余吨鲜茧的养蚕车间,只见恒温恒湿的空间里看不见一片桑叶,一台台勤劳的机器人来回奔忙,雪白的蚕茧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蚕宝宝在这里忘记了季节、摆脱了桑叶、告别了人工,一年四季365天都可结茧,开启了一段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非凡叙事,并不断演绎新的惊喜。

一道神奇的“瀑布”

“来了,来了!快看,这道茧流是不是像极了瀑布?”

3月16日,二月初四,我们跟随“陌桑高科”常务副总何锐敏走进自动化生产车间,顺着她的欢呼,看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幕:一条1米宽、几十米长的传输带上,源源不断的雪白蚕茧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分拣员排成两列,忙着分拣蚕茧。

这是企业今年正月初二复产后收获的第一批茧子。去年4月改造升级以来,一期项目流水线已经“断流”近一年。

何锐敏激动地说:“我从开始试验工厂化养蚕,就跟大家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茧子能像瀑布一样源源不断产出。”

从质监部传来好消息:同2019年1月20日首产时相比,产量提高近50%!

何锐敏把照片和视频发在工作群里,顿时沸腾了:

“太好了,这么白这么胖,太可爱了!” 

“我们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了!”

……

对何锐敏和她的团队来说,蚕和茧,犹如他们的孩子,每一步成长,都动人心弦。“去年4月鲜茧已经供不应求,我们却不能生产,仿佛一脚踏空。”但他们很快调整心态,日夜“沉”在企业,不断做试验、调配比、改数据,才有了今天这批个大饱满、量质双双刷新纪录的鲜茧。

从失败中汲取向上的能量,已经成为巴贝人的共识。

2020年4月,“巴贝”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成功投产轰动世界蚕桑界没多久,一场意外的大火“逼停”了热火朝天的生产。“巴贝”不得不从更深层次思考自主创新的全面性,决定对一期工程全面改造升级,并研发更精细化、标准化的机械化全龄养蚕装备。 

我们通过数控室的电脑,看到了饲养蚕宝宝各个不同阶段的情景,包括如何投喂,如何除砂,如何休眠等。而陪伴蚕宝宝安静成长的,是一个个按时提供各种服务的短臂机器人。

“这里年产鲜茧5000吨,从技术员到工人,总共只有200来个。”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说,他们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养蚕”。

正在现场装箱打包的销售负责人郑胜告诉我们,复产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订单井喷,一直排到了5月底。

一个最强的大脑

供不应求的秘密,藏在陌桑高科的秘密武器——陌桑研究院中。用何锐敏的话说:“这里集中了企业最强的大脑、最先进的科技、最前沿的信息。”

在墙上的核心团队成员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何锐敏、王永黎、卢乐颜等“巴贝”自主培养的“土专家”,跟国际国内顶尖专家挨在一起。

对此,陌桑高科生产部经理王永黎特别自豪:“不唯名校、不唯学历、不唯年龄,只要手握养蚕技术,在我们公司就是人才。”

王永黎在9年前从一名普通工人起步,一路“拜师学艺”,从蚕种改良、饲料配方、生产工艺,到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现在,无论哪个领域,她都是名副其实的蚕桑专家。

何锐敏也是普通工人出身,从丝厂到领带厂,再到研究工厂化养蚕。对她来说,热爱和钻研就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不管土专家还是洋博士,都可以平等讨论,谁说得对,就听谁的。”

专家团队成员还包括董事长金耀的儿子、陌桑研究院副院长金丰。我们见到这位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年轻硕士时,他正专注地对着显微镜,往人工饲料配方中添加一种纳米粒子。原来,工厂化养蚕的饲料就像面包粉,是由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复合维生素等通过几万次调试复合而成。

“人工饲料的想象空间非常广阔。”金丰说,“添加纳米粒子可以增加蚕丝的各种性能,如拉伸强度、抗菌性、理疗性、磁疗性、远红外功能等。通过饲料配方改良,蚕丝将拥有更多的功能,应用将不再局限于纺织业。”由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的鲜茧产量在全国桑蚕鲜茧总产量中占比要达到10%左右。

在专家团队成员中,我们发现了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巴贝工厂化养蚕首席专家孟启智。孟启智是项目初期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蚕种培育,奠定了工厂化养蚕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接下来,他将作为特殊引进人才定居嵊州,深耕微生物监测研究领域,为防病提供更强大的技术保证。

“实践出真知,科学不怕难,就怕认真。我们的团队日日夜夜都和蚕宝宝在一起,能将信息和资源快速应用到实践中。别看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不少科班出身的专家都要尊称他们为老师呢。”金耀自豪地说。

去年12月1日,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也落户巴贝,与陌桑研究院同在一幢楼里。该实验室由浙江大学、陌桑高科和省农科院共同组建,“土专家”和“洋专家”们将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上,形成更强合力。  

一片广阔的蓝海

从实验室出来,我们直奔嵊州城东开发区。“巴贝二期”的陌桑现代茧业功能性蛋白质纤维建设项目就坐落在那里。

以该项目为中心,一个百亿级的传统产业集群“中国丝高地”正在加速隆起。

两天前,来自广西的一家缫丝企业结束了在嵊州的考察,在嵊投建大型缫丝厂的计划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制衣企业与丝绸文创企业也正频频与嵊州接触,洽谈落户意向。

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嵊州的人力成本只高不低,他们为什么舍近求远、舍低求高?

长驻“巴贝”的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美华说,一切都是冲着巴贝来的,传统养蚕模式走向没落,丝绸原材料产量锐减和价格高企,丝厂为了活下去,必须开拓原料市场。在鲜茧的源头设厂,原料就有了保证,且可减少运输成本。

嵊州是浙江主要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的0.3%、全省的10%。“十三五”以来,嵊州丝产业进入增速减缓、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为此,嵊州出台了《嵊州市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首次提出要将嵊州打造成“中国丝高地”,其引擎就是巴贝工厂化养蚕项目。

远远望去,总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二期厂房就像一个巨大的孵化器,气势恢宏。这里将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按年产10万吨鲜茧标准设计建造的恒温无菌工厂化养蚕车间,在数字化、规模化上都是一期的升级版,预计明年初就能开工投产。

这个无比庞大的“磁场”,吸引了国内上下游企业,更引起了国际国内重量级学术机构的关注。

金耀介绍,目前已有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与巴贝结成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涉及蚕学、制丝、分子生物、机械、人工智能等多个研究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蜘蛛丝之父”和另一家代表着国际顶尖水平的美国丝蛋白研究机构,在与巴贝经过多轮沟通和接洽后,已启动实质性合作。

“我们看中的是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他们看中的是我们的平台、规模和舍得在研发上投入的决心,能同时满足这几点的企业,国内找不出第二家。”金耀说。

丝蛋白应用涵盖军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甚至可用于烧伤后人工皮肤的再造,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巴贝,正向这片蓝海进发。

亲历者说

世界性难题“工厂化养蚕”如何攻克?技术团队核心成员首次公开披露——

千“孵”万唤始出来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锐敏

从一名普通丝厂工人,到成为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专家,养蚕这条“不归路”,我走了近十年。哭过、失败过、想放弃过,但今天我要笑着讲述我的工厂化养蚕故事。

我在“陌桑高科”的十年历程是由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数字串成的。从2012年起步,到2019年量产,7年间我们经历了500多次重大失败,涉及每一个技术环节。

2011年的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命运就是从此发生转折的。那一天,董事长金耀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离开干了十几年的巴贝领带厂,和他一起养蚕。

1998年以前,我一直在国有企业嵊州丝厂工作,后来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对员工进行分流,我去了巴贝领带厂,从事的也算是与丝相关的工作。而我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浙江丝绸工学院的毕业生,一辈子与丝打交道。

接到金总的邀请后,我家召开了家庭会议,大家认定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支持我去干。从那时开始,我这个幸福的女人变得没有了“家”:白天黑夜在公司,没有双休日,春节也在加班,照顾妈妈、公公婆婆的任务交给了妹妹和丈夫,女儿中考和高考,我忙得没时间去看她一眼。

然而,跟养蚕的艰辛相比,这些生活上的牺牲根本算不了什么。最难的,是面对一次次失败。2012年,我们不顾专家的一致反对组建了实验室。到2014年,投入已达几千万,但养蚕的模具一套也没研发成功。当时研发一套模具就是100多万,每报废一套就像针扎在我心上:这可是真金白银啊。当又一套模具报废时,我终于对金董说:不要再烧钱了,看改改修修能不能用。我其实是希望金董主动放弃,因为每天都看不到希望。但金总无比笃定地说:你以为再花100多万就够了?这点投入远远不够。果不其然,又投入了无数个100多万,我们才研发出了自己的饲养模具。

第二次巨大打击是在2015年。当时我们攻克了人工饲料的难关,养出了第一批蚕,不料一夜之间,蚕宝宝大片死去。面对“尸横遍地”的惨象,当时我几乎完全懵了。复盘所有的环节也没有找到问题,心想这下完了,走不下去了。后来金董和我们一起查找问题,又请教了许多专家,终于找到了原因,重燃希望。

但病害真是一个顽固的敌人。到了2016年,“一条得病,全军覆没”,蚕宝宝大面积死亡又出现了,而且养一茬死一茬。整个团队几乎要崩溃了,我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号啕大哭,太痛苦太绝望了。在我们撑不住的时候,又是董事长站出来:“再来!再找原因,再死再养!”

“再来!”简简单单两个字,成为我们放下杂念、顶住压力的巨大信念。那一年年三十的晚上,我和王永黎等几位团队成员没有回家,一头扎在实验室里研究发病原因。持续一个月没日没夜地研究探讨,终于破解了蚕的“死局”。

2017年11月,中试车间养蚕成功;2018年12月,一期项目开始规模化养蚕;2019年1月,首批量产鲜茧采摘完毕,我们成功了!

“工厂化养蚕”前无古人,永远不知道意外会在哪天降临。去年5月,由于很多项目同时交叉施工,加上第一次打造无菌车间,无先例可循,电线短路导致一个车间着火了。

当时,看着熊熊大火把苦心研制的设备化为乌有,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烧掉了。“伤心到流不出泪。”我完全是失魂落魄的状态,甚至产生了离开这个伤心地的念头。

但金董并没有给我们痛苦的时间,他以一贯的举重若轻的语气说:“这是一次意外,是创新路上交的学费,只要人在、团队在、技术在,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犹如万钧之力,支撑着我们这个几乎瘫倒的团队重新站立起来。此后,我们索性关停了一期项目,进行彻底升级改造。因为以后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要避免再犯错误、造成更大损失,只有杜绝一切隐患。

今年大年初二,停产近一年的一期项目终于复产了。这10个月是难熬的,我们每天都像浸在滚烫的油锅里,一方面想尽快复产,另一方面又要确保万无一失,只能没日没夜地挑战极限。可喜的是,复产成功,产量还提高了差不多50%,这是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的结果。

我越来越相信:困难有多大,收获就有多大!以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已经产生“不放弃”的抗体了。

记者手记

如蚕如丝的金董

2011年,当身边的很多同行企业多元化发展大举进军房地产的时候,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决定养蚕,把目光投向“工厂化养蚕”。当时日本已有实验室养蚕成功的先例,但尚未进入产业化、规模化阶段,他想尝一尝“螃蟹”的滋味。

然而,国内相关领域的几乎所有专家都齐声反对,包括尝试过实验室养蚕的专家们。因为他们明白:从实验室到车间,这一步究竟有多难,难到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天花板,他们可不想把一位“无知无畏”的企业家拖进泥潭。

但金董下定了决心要“跳坑”。他甚至做好准备: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就20年。彼时的他已经50出头了,很多企业家已经开始安排“退休”的年龄,他却还准备向科学高峰发起挑战。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抽筋扒皮的“炼狱”。完成这场“疯狂大冒险”,金董用了7年。这当中,他有一万个理由半途而废:当成千上万的钱投下去还打不出一件像样的养蚕模具时;当突如其来的病害让蚕宝宝“尸横遍地”时;当人工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犹如“吃下去的是奶,吐出来的是草”时;当刚刚品尝到胜利果实却被大火付之一炬时……但每一次泰山压顶,他都用4个字力挽狂澜:坚持到底。

相信传统养蚕模式前景堪忧,工厂化养蚕是大势所趋,这7年间,金董几乎没有应酬、没有娱乐、没有休假,像一条蚕一样兢兢业业。他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深度参与到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中:模具研发、设备制造、饲料配方、病害防治……全部亲力亲为。每次遇到突发情况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与科研小组反复探讨,破解问题。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模具,每一个走进他办公室里的人,话题几乎都离不开“养蚕”。

我一直在追踪工厂化养蚕项目的进展,也多次问金董,当山穷水尽时,你真的没有感到过坚持不下去吗?他说:“所有的坚持都是基于科学的判断,精神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   

金董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像一条蚕,更如一缕丝,执着、坚韧,造福人类。

作者:记者 单滨新 何瑛儿 施 展 陈正军 见习记者 王昭奕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