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虞将建成竺可桢纪念馆

2019-08-21 15:3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布展中的竺可桢纪念馆。

上虞区东关街道,古老的浙东古运河穿行而过。运河两岸,白墙黑瓦的民居诉说着从时光中走来的东关模样。

这里是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我国现代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乡。1890年,竺可桢出生在东关大木桥头的竺家台门里。从东关出发,他开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如今,在古运河边,一个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的竺可桢纪念馆呼之欲出。

记者到访东关时,约3000平方米的竺可桢纪念馆已经进入最后的布展阶段。上虞区竺可桢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窦小钢说,预计10月1日前将完成布展。

2015年,上虞区竺可桢文化发展中心在东关街道成立,他们在配合街道管理竺可桢故居的同时,积极响应浙大学者和乡贤倡议,寻访竺可桢先生的足迹,挖掘和传承竺可桢文化遗产,探索和弘扬竺可桢先生的求是精神。为了纪念这位知名乡贤,上虞区竺可桢文化发展中心打算筹建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竺可桢纪念馆。

窦小钢介绍,建成后的竺可桢纪念馆,将展示竺可桢一生的成就,一些珍贵的照片和历史资料都将同时展出。早前,浙大校史研究资深人士冯骏得知东关街道要建竺可桢纪念馆,主动义务担任竺可桢纪念馆总策划师,他多次往返于两地,为纪念馆的展厅设计和资料收集出谋划策。他建议,要以史料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展示竺老的一生。

“前不久,东关街道召开了竺可桢纪念馆史料讨论会,特邀浙大校史研究资深人士、浙大西迁二代等专家学者出席讨论,以此不断丰富纪念馆馆藏。”窦小钢说。

竺可桢纪念馆的筹建也得到了不少浙大退休老教授、老教师的支持。今年3月,35名现居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浙大西迁后代、退休老教授、老教师,专程从贵州赶到东关竺可桢故居参观,并积极提供浙大西迁至湄潭办学九年的有关历史资料,为建设竺可桢纪念馆助力。

窦小钢说,目前国内已建有一些竺可桢纪念馆和纪念室,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位于浙大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校史馆内的竺可桢纪念馆,馆内主要展出浙大老校长竺可桢的许多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特别是1937年至1946年率领浙大师生员工西迁流亡办学的经历。他坚持科学研究,在困顿中将浙大的科研实力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但是当初竺可桢并不愿做浙大校长。这是为什么?窦小钢说,从竺可桢的日记能够找到答案。

1936年2月25日,竺可桢在日记里说:“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战事在即,不免悬心;不愿长做校长,而半年之内难见成绩。”

那一年,竺可桢47岁,学术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他于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任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正是在他手中,中国开始独立发布自己的气象预报,并在全国设立了百余个气象观测点。

在反复拒绝的同时,他却在日记里说:“但若于浙大有所补益,亦愿全力以赴。”在内心的纠结与矛盾中,竺可桢最终选择了临危受命。但他同时提出三个条件: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而时间则以半年为限。

1936年4月,在兼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的前提下,竺可桢正式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本只以半年、一年为期,未想,却历时整整十三年。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童 波 文/摄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