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面?在机场、车站,甚至在路上,有人骑着一个带轮子的金属行李箱飞快地从你身边驶过,带起一阵风,让你忍不住回头张望。
近日,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了绍兴街头。有网友发帖称,绍兴鲁迅故里至沈园景区路段,一位年轻人骑着电动行李箱穿梭在人潮之中,俨然把人行道当成了自己的骑行道。

网友在网上晒出的图片
这张照片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很拉风,旅游可以用”,但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这玩意儿算箱包还是车辆呢?能上路吗?”“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呢?”“重要东西放进去,万一里面的电池着火,损失惨重。”
最快速度13公里每小时
看似方便,暗藏隐患
越牛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电动行李箱作为一种网红产品,在国内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了其在机场、展会、旅游景点等地使用电动行李箱的视频。
记者以“电动行李箱”为关键词,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进行检索,相关产品价格从1500元至4000元不等,销量靠前的店铺已售均达数千件。在随机一款产品的商品详情页中,记者看到,这款产品分为青春版和豪华版两个版本,其中速度最快的款式可达13公里每小时,配备了250w的“强劲动力高速无刷电机”,可以承受220斤载重,甚至还有自动倒车、定速巡航、安全限速等功能。
有不少买家晒出了自己骑电动行李箱上路的照片:“日常公园户外都可以骑”“每天骑着去地铁站,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特地给老人买来当代步车用”……更有买家表示:“妥妥的小电驴,出门买菜都骑着。”


然而,这类电动行李箱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已然显现。一名中国女留学生曾因在日本街头骑电动行李箱,被当地以无证驾驶为由逮捕。当地警方认为,该电动行李箱的最高时速达13公里,属电动自行车范畴,骑乘者需持有驾照,而该女子未能出示。
今年9月18日,内地男子演唱组合“ONER”成员灵超在广州机场骑电动行李箱高速行驶时失控,撞倒一名女性路人后未道歉便离开。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更是引发了公众对电动行李箱安全性的担忧。
交管部门:
不建议电动行李箱上路
那么,电动行李箱到底能不能上路?越牛新闻记者询问了多家品牌客服,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一位客服称:“无特殊交通管制情况下,非机动车道平整路况可以骑行。”另一品牌客服则建议:“避免在机动车道行驶即可。”


对此,记者咨询了绍兴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在实际生活中,出于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考虑,不建议将电动行李箱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
实际上,一旦骑行电动行李箱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也将成为棘手问题。浙江秦国光律师事务所的金立君律师认为,作为“滑行工具”的电动行李箱本质上不具备合法路权,其上路行为本身已构成违法。“这与行人在机动车道的责任逻辑类似,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电动行李箱骑行者或将因其行为违法而面临责任加重的认定。”
金立君表示,电动行李箱既不符合机动车标准,也不符合非机动车标准,设计为载物,使用时却主要载人。这种定位上的模糊,导致其在生产销售环节合法,但在使用环节可能违法。
“这种标准与实际使用场景的脱节,正是监管困境的根源所在。”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徐肖东博士认为,法律规定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应该提升产品安全性,在生产端做到未雨绸缪;相关部门也需尽快出台针对性管理规定,厘清这一新型产品的法律定位。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孜 编辑: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