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条虫变“一条龙”!新昌探索餐厨垃圾处置新路径

2025-11-02 14:33

来源:

秋深叶黄,乍寒还暖。新昌县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黑水虻规模化养殖车间里,数以亿计的黑水虻幼虫正在一排储料盒中不停啃食。

“这些不起眼的腐生性昆虫,每天能消纳上百吨餐厨垃圾。”绍兴新昌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俞伯强介绍,黑水虻不仅能吃,还能带来每年上千万元的循环经济产值。

餐厨垃圾作为易腐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传统的填埋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因一系列不规范处置手段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危害。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用环保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变废为益。”2006年10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新昌县生态建设作出批示,为当地大力创新、积极推广富有实效的环保方法指明了方向。

新昌县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黑水虻规模化养殖车间。记者 张亮宗 摄

多年来,新昌县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以黑水虻消纳餐厨垃圾,打通资源循环利用堵点,正是该县的创新实践之一。

黑水虻是个典型的“吃货”,其幼虫具有食量大、食性广、24小时不间断进食的特性,且体内富含解毒酶系,能安全处理成分复杂的餐厨垃圾。2018年,新昌县果断关停传统填埋场,规划建设现代化的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易腐垃圾+黑水虻降解”生态处理模式,迈出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

2019年,新昌县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建成投运。经过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被送入养殖车间,成为黑水虻幼虫的专属浆料。它们以6天为一个周期,快速消解餐厨垃圾。通过生物转化,餐厨垃圾60%转换为昆虫蛋白,40%变为虫粪有机肥。同时,黑水虻幼虫经过筛分,保留1%—2%送入种蝇室育种,形成垃圾资源化处理链闭环,实现餐厨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为确保这条生态处理链发挥最大价值,新昌县加大投入,建起覆盖全域的高效收运网络。2023年,又创新打造易腐垃圾清运智慧平台,将全县运输车辆、收运路线全面纳入实时监管体系,确保各类点位“应纳尽纳、应收尽收”。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29条易腐垃圾收运专线,覆盖108条商业街区;累计处理易腐垃圾超13万吨。

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回报随之显现。餐厨垃圾经黑水虻转化后,通过深度开发,形成了鲜虫、虫粉、虫油、有机肥等8大核心产品,并成功延伸至饲料、肥料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条龙”,累计创造6240万元的附加经济效益。这条绿色循环产业,还为当地带来许多就业机会,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在探索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子的同时,新昌县在医疗废物、固体废物等领域治理上,也不断出招,成功构建起从源头分类到末端无害化处置的全程闭环。去年,新昌城区资源再生利用率超过98%,无害化率稳定在10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昌在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道路上笃行不怠,成绩斐然,不仅在绍兴市内独树一帜,更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熠熠生辉。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裘 玮 见习记者 章鸿昱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