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勇龙(左)为网友找到新的“可偷甘蔗地”。
“新的‘可偷甘蔗地’体验区已找到,大家继续‘偷起来’!”10月29日,绍兴市新昌县初见花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勇龙高兴地向记者分享了这一消息。
自10月15日,《绍兴晚报》、“越牛新闻”等报道后,报道后,王勇龙的这片甘蔗地在短短半个月内迅速引爆网络,还被央视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纷纷报道、转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抖音同城榜前3占了两个,微博、小红书也都上了热搜!”提及甘蔗地的走红盛况,王勇龙语气中满是激动。这片采用玫瑰酵素施肥的甘蔗地,目前已售出3000余根甘蔗,营收突破3万元。

“白天,客人多是批量采购,一买就是好几捆;晚上,散客扎堆前来,周末一晚能有20多人,单晚收入超6000元。”王勇龙说,尽管甘蔗每根18元的价格高于市场价,但其“脆甜多汁”的口感,让客人们纷纷复购。
今年39岁的王勇龙,6年前从外贸行业跨界转型农业,在50亩欧月玫瑰花田里意外培育出了新商机。他尝试将制作玫瑰花露后剩下的花瓣发酵,制成了酵素。用这种酵素施肥,种出了甜度出众的甘蔗。3年前,他首次销售这种甘蔗就反响热烈。今年甘蔗成熟之际,王勇龙看到网友留言说“想来偷甘蔗”,他灵机一动,推出了“自助‘偷’甘蔗”模式。
“起初只是顺着网友的玩笑进行创新,没料到会成为爆款。”王勇龙坦言,“可偷甘蔗地”走红之后,他最担心的就是甘蔗供不应求。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网友尽兴而归,王勇龙在自家甘蔗售罄前就开始找寻新的甘蔗地。
新昌县澄潭街道张家店村的种植户黄东来告诉记者,他种植了5亩甘蔗,此前一直愁销路。现在,王勇龙将网友“带”到他的甘蔗地里继续“偷”甘蔗,帮自己解决甘蔗的销路难题。“他这里的高山甘蔗清甜、水分足,味道也不错,所以价格还是18元一根。”王勇龙说。记者看到,这块甘蔗地和之前一样放置了刀具,旁边的小白板上写着“自助‘偷’甘蔗新昌体验区”“随便吃,管饱”等字样。
如今,王勇龙牵头的“可偷甘蔗联盟”已见雏形,他已联系到两三家种植基地,计划通过统一品质标准、共享客源的方式,将这次突发的流量转化为持续的效益。“做农业都不容易,独自红火不如大家一起红火。”王勇龙的话语间,尽显对其他农户的帮扶之心。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晓林 通讯员 杨泳 编辑: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