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良的人,力量会有多大?
绍兴柯桥兰亭街道77岁的老人张尚明,用近半个世纪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10月15日,在新疆阿克苏“中国好人”发布仪式偌大的舞台上,见惯了大场面的张尚明显得有些紧张,他用颤抖的声音回答主持人的提问,介绍着自己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张尚明开始做起群众纠纷调解的“老娘舅”,40多年来,风雨无阻从未中断。他不计回报地奔波,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医院学校,都有他耐心调解纠纷的身影。而他做这些,用他自己的说法,都是出于一颗善良的心。
阿克苏的暖阳下,张尚明想起了上个世纪他在农田里调解的画面,一条板凳一张嘴,就开始帮乡亲们解决矛盾。多年来调解工作复杂繁琐,张尚明说从未觉得辛苦和厌烦。“看到别人困难解决了,我由衷地开心!”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中国好人”张尚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永远心存善意,而把善意付诸行动,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点击播放视频)
(一)
张尚明事迹,在柯桥兰亭街道几乎家喻户晓。
他是咸亨酒业的董事长,是绍兴市人大代表,更为大家熟知的是,他是一名人民调解员。
1949年,张尚明出生于绍兴县兰亭乡(今柯桥区兰亭街道)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说自己小的时候日子很苦,所以当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希望能为社会出一份力。
张尚明的调解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凭借积攒多年的社会经验和法律知识,张尚明在公司边上开了一间法律咨询室,同步推出热线电话,免费为身边的群众答疑解惑、解决纠纷。
农民、小商贩、外地务工人员、外卖小哥……不管是谁找上门,张尚明都会细心帮他们解决问题。“让所有的人都说得上话,可以表达自己的述求。”张尚明说。
2013年,一起学生猝死案件令张尚明至今难忘。当年,一名初中生在学校上体育课时意外猝死,家长在医院情绪激动、哭闹不已。有人通过热线电话将情况反映给他,他当即放下手头工作,赶往现场。
通过不断做家长思想工作,积极调解,仅4天时间,善后事宜就处置妥当,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谅解。除学校补偿,他还发动资助倡议,并带头捐款5万元。最后,总共募集12.5万元爱心款,送到家长手中。
5万、10万、30万,这些年,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张尚明主动掏腰包,金额已达数百万元。“我没有仔细去算过这笔钱,但每一笔拿出来,我都觉得非常值。”
张尚明的善良,还不止于调解。
他先后出资为家乡修桥修路,常年慰问困难家庭、残疾人;
他结对资助50余名贫困学生与孤儿,捐款200多万元,让一个个孩子完成了求学梦;
2006年,他甚至跨越千里,资助北京一位带着四胞胎流浪的母亲,每月汇款1800元,直至孩子读完大学;
“我小时候穷得读不起书,现在就要帮孩子们圆梦。”张尚明说。

(张尚明与困难家庭学生结对)
(二)
近日,越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兰亭街道的咸亨酒业,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张尚明。
虽然已有77岁高龄,但张尚明依然精力充沛,条理清晰地处理好一件件公司的事务,然后翻阅起最近几期矛盾纠纷调解的案卷,一刻不得空闲。
工作处理好之后,他又带着记者来到了位于兰亭街道办事处的尚明调解工作室。
随着张尚明在当地调解纠纷的频率和成功率越来越高,民众对他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2018年,在兰亭街道的全力支持下,尚明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调解工作室里面不只有他,爱乡人士、民间调解员、农村法律顾问等各方力量也加入进来。
工作室墙上一面来自台州黄岩的朱女士夫妇的锦旗,记录着张尚明调节工作的跨地域性。去年下半年,台州的朱女士与邻居因非法搭建的问题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焦头烂额之时,朱女士想到了电视上看到的绍兴“老娘舅”张尚明。
朱女士没想到的是,张尚明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她,并且半个月就帮她调节好了棘手的问题。“我当时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张总这么热心,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朱女士说。
在尚明调解工作室,像这样的域外调解案例不止一起。除此以外,很多外地矛调团队也会来尚明工作室学习调解矛盾纠纷的模式。
据统计,2024年,尚明调解工作室共排查调处各类纠纷166起,调解率100%,成功率100%,得到了群众充分的肯定。

(张尚明在调解群众纠纷)
(三)
77岁,本是到了退休颐养天年的岁数了,可张尚明却丝毫没有要退下来的意思。
“我觉得自己现在状态非常好,我会干到干不动的那天为止。”张尚明还分享了养身小妙招,“我晚饭不吃主食,中午时间不午睡,平常的爱好是写书法拉胡琴。”
在尚明调解工作室,越牛新闻记者见到了张尚明的徒弟小马,这是张尚明唯一举行过拜师仪式的徒弟。张尚明透露,小马也是一位调节对象的儿子,把他收为自己的徒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如今,小马已能独立处理不少简单的矛盾纠纷,张尚明感到十分欣慰,也更坚定了他要把这份调解事业传承下去的决心。

(张尚明在“中国好人”发布仪式上)
许多人都好奇,这么多年的调解纠纷工作,遇到不讲理的人,张尚明是否会用红脸的时候?他回答,一次都没有。
张尚明说,自己的“调解六法”(感化法、教育法、引导法、联合法、借力法和担当法)就是要用温暖的心和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会耐心倾听每个人的述求。“而且我心态非常好,不开心的事情不会放在心里。”
从阿克苏发布仪式上,张尚明拿回来了一块印有“中国好人”字样的奖牌,他把它放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我时刻提醒自己,只要还有一点力气,就不会从调解员岗位上‘退休’,我要继续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张尚明掷地有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丽丽 张衎男 见习记者 杨洋 实习生 金箫凯 编辑:杨寒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