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金“高台跳水”,还能买吗?绍兴市民倾向……

2025-10-27 08:52

来源: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来,在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后,更是迎来一波加速上涨行情。然而,上周国际金价突然“高台跳水”,单日暴跌近6%,为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让相信黄金一直会涨的投资者大感意外。“金价波动比股票还猛,太少见了。”很多投资者感叹。

消费者挑选黄金饰品。 见习记者 王骏 摄

尽管近期金价出现暴跌,但很多投资者趁机抄底,黄金交易反而更加活跃。一边是“抄底者”的争抢,一边是“止盈者”的套现,构成了贵金属市场剧烈波动下的生动图景。

短短3个交易日下跌近8%

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一直都是今年投资市场里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本月初,国际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现货黄金价格一举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刷新历史纪录,也标志着黄金进入前所未有的高价时代。此后的半个月时间,国际金价继续“高举高打”,一度逼近每盎司4400美元。

就在很多投资者为金价快速上涨欢欣鼓舞之际,上周二,市场行情突然逆转,国际金价遭遇了历史性跌幅。当天,现货黄金价格盘中跌幅一度达到6.3%,创下了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纪录。此后,金价一度跌破每盎司4100美元,短短3个交易日下跌近8%。

回溯过去两年,黄金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连续上涨,国际金价去年全年涨幅达27%,已是2010年以来最强年度表现。而今年仅用10个月便实现超50%的涨幅,涨速远超前一年。国内黄金市场同样热度高涨,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价格从年初的每克700元左右,最高涨至10月中旬的980元上方,周大福等品牌首饰的黄金价格更是突破每克1300元关口。市场共识认为,黄金已进入由多重结构性力量推动的“超级周期”,白银等品种同步走高,形成贵金属普涨格局。

对于此次暴跌,银行理财师尹劲松认为,多重利空因素共振导致短期金价暴跌。一方面,国际局势、贸易摩擦短期内有望缓和降低了国际资本的避险情绪;另一方面,金价前期涨幅过大导致获利盘集中了结,部分量化资金触发止损指令,加剧了下跌幅度,“这轮调整属于高位获利回吐与宏观预期转向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情绪宣泄特征明显。”

越跌越买,有投资者逆势操作

“终于等到降价了,这100克金条必须拿下。”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绍兴越城区胜利路的一家商业银行,市民吴先生正在购金,语气里难掩急切。此时距国际金价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仅过去十几个小时,银行里购买金条的市民却明显多了起来。

记者走访发现,金价的“高台跳水”并未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反而点燃了部分投资者的抄底热情。这几天,不少市民通过现货黄金、纸黄金等方式抄底黄金,有的投资者趁着贵金属股票连续下跌选择逢低买入。“之前眼睁睁看着金价天天涨,一直没敢下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越城市民樊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多数抄底者的心态。

与“越跌越买”的散户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前期持有黄金的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22日客户卖出量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0%,不少私募产品趁下跌减持黄金。个人投资者中的理性派选择落袋为安。“从去年每克600元持有到现在,已经赚够了,卖了安心。”越城市民胡先生说。

记者发现,不同年龄段黄金的投资方式不同。50岁以上的投资者更青睐实物黄金,倾向于长期持有;30至50岁的投资者多选择金条和黄金ETF的组合投资;而多数年轻投资者则偏爱通过手机App进行小额高频交易。

把握黄金投资节奏至关重要

金价的剧烈波动让投资者陷入迷茫,很多投资者发出疑问:此次下跌是长期牛市的中途调整,还是新一轮下跌的开始?黄金的投资价值是否还在?

从机构预测来看,对黄金长期走势的看好成为主流共识。有机构给出了明年黄金价格可能达到每盎司5000美元的预测,认为利率下行与地缘风险将支撑金价持续走高。尽管短期波动性上升,但黄金的战略价值丝毫未减,仍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安全阀”,在宏观风险与地缘冲突并存的背景下,其避险属性愈发重要。

“支撑金价持续走强的因素主要是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仍存不确定性,提升了黄金的避险需求;而从货币政策周期来看,各国未来降息预期仍在,实际利率下行将对金价形成利好;此外,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净购金量为历史同期最高。”尹劲松分析。

“黄金不是稳赚不赔的资产,尤其是在高波动行情下,盲目抄底可能面临更大风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金价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目前选择贵金属进行投资风险较高。尽管黄金上涨的预期还在,但短期贵金属市场需要消化庞大的获利盘,还要面对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震荡在所难免,回调压力不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把握黄金投资的节奏至关重要。专家建议,黄金投资应遵循“长期配置、分批操作”的原则,将其作为资产组合的避险部分,配置比例控制在家庭总资产的小部分为宜。此外,普通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品种,在“过山车”行情中,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在金价起落之间找到平衡。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阮越才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