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细数过往,杨振宁先生与绍兴的缘分也颇为深厚。
青年时期的杨振宁
据清华大学方面介绍,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2021年9月24日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推文《杨振宁:清华园里的“大先生”》中提到,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大学习物理的经过。
战时的西南联大物质条件极为艰苦,昆明并没有因为偏居西南而避过战火,平静很快被打破。铁皮屋顶、雨声震响,稻草茅室、逢雨便漏。随着日军轰炸的日渐频繁,“跑警报”也成为了师生的“必修功课”。尽管处于非常困难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风气却非常好,教师阵容也十分强大。
“教过我大一国文的老师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罗常培先生、王力先生等很多人……大一物理是跟赵忠尧先生念的,大二电磁学是跟吴有训先生念的,大二力学则是跟周培源先生念的。”杨振宁日后回忆时如数家珍。
赵忠尧是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更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1902年,赵忠尧出生在浙江绍兴诸暨,他的学生名单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王淦昌、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两弹一星”元勋中有8位是他的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更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清华大学推文提到,西南联大物理系规模不大,却俊彦云集、巨擘济济,被誉为“最接近国际水平、最有望启渥未来大师的摇篮”,系里的吴有训、赵忠尧都曾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吴大猷和王竹溪分别指导了杨振宁的学士、硕士论文,并引导他进入了对称性分析和统计力学两大研究领域,这也是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前沿。杨振宁在后来的回忆中说自己很幸运,在这里及早地进入了这两个领域。
在西南联大,杨振宁的学术视野迅速拓展并为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生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生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杨振宁说。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