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照水乡,国庆欢歌润古城。今天是长假首日,绍兴各大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开启新一轮“人从众”模式。
八字桥景区龙华寺码头启用、“梦回沈园”焕新上演、鲁迅故里推出新的交管措施……今天上午,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绍兴不少景区上新“戏码”,长假“文旅大餐”尽显古城魅力。
新游线:
八字桥景区龙华寺码头启用
上午9点,越牛新闻记者来到位于绍兴越城区八字桥景区的龙华寺码头,只见工作人员正有序地为游客办理购票及登船业务。
据了解,八字桥景区龙华寺码头今天起正式启用,这是古城内河乌篷船游线中新增的码头。来自杭州的陈先生一家,成了码头启用的首批游客。
“杭州离绍兴很近,可我也是第一次坐乌篷船。”采访时陈先生表示,坐乌篷船游绍兴环城河,穿行于古桥流水之间,尝一口黄酒奶茶与臭豆腐,传统与现代在这座古城完美交融,心里感到十分舒畅、愉悦。
虽然码头今天刚刚启用,但在记者蹲守的几分钟内,陆续有游客前来。该游览线路以“寻觅越宋古韵”为主题,从龙华寺码头出发,途径广宁桥、长桥、八字桥等景点,号称八字桥景区的经典游线。
码头的志愿者
“为了迎接国庆假期,周边码头累计准备了16只乌篷船,每位船老大都有着50年以上的驾船经验。各个码头还安排了2名安全员及志愿者,保障游客乘船安全。”现场的管理员马女士告诉记者。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流动的文化符号,也是绍兴文旅的一张“金名片”。“除了八字桥游线,游客可以选择包括城市广场游线、书圣故里游线、鲁迅故里游线和阳明故里游线。”水城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鲁庆表示,整个长假期间,我们将安排近百条乌篷船运营,以缓解节假日游客排队压力。同时,引入新能源电动游船“舟行越韵”,为游客游览环城河提供更环保、舒适的选择。
新剧本:
沈园景区人气旺,新版《钗头凤》门票热卖
上午10时,沈园景区入园人数就已达到1200余人。在游客中心越牛新闻记者发现,不仅市民、游客入园热情燃爆,“沈园之夜”门票预订持续走高。
据了解,《梦回沈园·钗头凤》今晚将与游客正式见面,沈园也将迎来一阕清香而鲜活的《钗头凤》。
《梦回沈园·钗头凤》排练剧照
“‘沈园之夜’自2008年首演、2018年改版以来,一直受到游客青睐,每年都有10万人次游客观看,高峰期更是一座难求。”游客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陆游诞辰900周年,新版《钗头凤》融入了绍兴方言、越剧和风情,植入了许多互动情节,使“沈园之夜”焕然一新。
根据安排,《梦回沈园·钗头凤》设置6点半、7点半、8点半共三个演出时段,分120元、180元两个门票价位。截至目前,八成门票已被售出。
新装备:
鲁迅故里开启“无人机+”警务模式
作为绍兴景区当仁不让的C位,鲁迅故里景区10月1日预约毫无意外爆满。景区周边多个路段在地图上显示“猪肝红”,已经成了常态。
上午10时半,记者在现场看到,景区工作人员配合公安交警,对景区实行由东向西单向通行,并对鲁迅故里景区和周边停车场进行优化,提升景区自有停车场的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更新空余车位信息,减少游客寻找车位的时间。
现场设置隔离护栏
“10月1日至8日9:00~17:00,我们利用移动护栏维持现场秩序。”负责现场指挥的民警告诉记者,为应对国庆景区的大客流,“空中哨兵”今天起上岗,打造“无人机+”警务模式。
随着一声指令,在执勤警员的操控下,搭载高倍广角镜头和高音喊话器的无人机升空“上岗”,在鲁迅故里上空来去自如,化身城市交通治理的“千里眼”和“传声筒”,有效提升路面执法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越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市民、游客停车出行的需要,绍兴多个热门景点商圈展开“一点一策”。尤其是在鲁迅故里景区,其周边道路临时停车位700余个及政府资源共享停车位320余个。
在公交接驳上,地铁鲁迅故里站将开通公交接驳专线,该线路沿解放路、延安路、中兴路、人民路单向循环运行,全长约3公里,共设置“塔山(地铁鲁迅故里站C口)”及“鲁迅故里(东侧公交站)”两个站点。线路计划投入8~9辆车,采取灵活调度方式,发车间隔不超过10分钟,运营时间为8:50~16:50。
无论是宋韵风情,还是特色体验,绍兴这座千年古城敞开怀抱,诚邀八方游客共赴这场文旅盛会,享受美好假期。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高建峰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