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绍兴市举行应急救护工作改革试点全面实施暨“急救侠”招募行动新闻发布会。作为全国唯一承担应急救护工作改革试点任务的城市,绍兴将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全力推进应急救护工作改革创新,努力让“救在身边”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发布会上,绍兴市还全面启动“急救侠”志愿者招募行动,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应急救护服务圈”,填补专业急救力量到达前的“空窗期”,推动形成覆盖广、响应快、保障实的新型应急救护体系,为全国应急救护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绍兴经验”。
特约摄影师 裘坚钢
据悉,自应急救护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全市103个乡镇(街道)均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全市建成28个特色培训基地及7个救护员复训考点,“15分钟应急救护服务圈”逐步成形。目前,绍兴市拥有1585名注册应急救护师、309名考官,为培训教学提供专业支撑。在数字赋能方面,“浙里博爱”应用正迭代升级救护员复训、“急救侠”管理等模块,未来将实现更高效的培训管理与服务。
应急救护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急救侠”招募是绍兴构建“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大急救体系的关键一步。“‘急救侠’是指具备较强应急救护能力,能第一时间志愿响应并赶赴突发事件现场实施救护的人员。”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招募从三方面推进:一是面向村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基层工作者;二是面向医务人员、公安民警、消防员、救援队员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三是鼓励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只要持有有效救护员证书、AHA(美国心脏协会)证书或具备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急救资质,且热心公益、身体健康,均可登录绍兴市红十字会官网报名。
针对公众担忧的“好人难做”问题,绍兴市已建立完善的保障激励制度。2023年底出台的《绍兴市无偿救护促进办法》明确,无偿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因实施救护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护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若产生纠纷和诉讼,法律援助机构将提供无偿法律帮助。《绍兴市无偿救护认定激励保障工作办法》试行一年间,已累计认定67名无偿救护人及集体,发放激励金6.55万元。后续还将推出修订版办法,进一步优化认定激励流程,并探索为“急救侠”购买保险,彻底打消“不敢救”的顾虑。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和市急救中心协同合作,把120急救数据实时共享至“浙里博爱”数字化平台,融合打造“急救调度+志愿者调度”平台,实现对“急救侠”的精准化、智能化调度;分批分层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帮助“急救侠”熟练掌握救护技能,以便规范、有效地响应急救调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赵婧赟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