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太“卷”了!绍兴一条街上连开三家,便利店为啥如此受欢迎?

2025-09-15 11:32

来源:

人民西路上三家便利店“排排站”。

近日,在鲁迅中路与中兴路交叉口,全家便利店开业迎客。它与不远处并排而立的罗森、7-Eleven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三家门店并排竞争,俨然成为街区一景。近年来,越城的便利店不仅越开越多,而且还呈现扎堆开店的特点。便利店为何喜欢“排排站”?记者近日作了调查采访。

门店大同小异却各有特色

9月13日下午,骤雨初歇,鲁迅故里依旧人流如织。鲁迅中路上的几家便利店内,坐满了前来歇脚的游客:有人吃着关东煮,有人喝着热咖啡,还有人挑选着盒饭或饭团。小小一方便利店,成为游客旅途中的“补给站”。

“便利店90%的产品都相似,各家店靠自有产品和一些IP联名打差异化竞争。”罗森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罗森是三家便利店中最早落子于此的店,7-Eleven紧随其后。

记者走访三家门店发现,产品品类与摆放结构大同小异:冷柜陈列饮料、乳制品和速食盒饭,中间货架摆放零食、日用品和玩具,收银区附近则供应关东煮、油炸食物和包点。

饭团、盒饭等速食,三家便利店皆为自有品牌。罗森推出与《非人哉》《樱桃小丸子》的联名集点活动;全家则携手《名侦探柯南》,不仅有联名零食,还推出主题购物袋和关东煮杯;7-Eleven凭借特有的“思乐冰”吸引顾客,销量不俗。

即便品类相似,三家店仍各有拥趸。市民葛晓彦的父母在附近经营商铺,暑假期间他经常买一些关东煮当零食。“三家便利店的关东煮我都吃过,最喜欢吃7-Eleven的。”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小姐则在罗森买了一个饭团:“我最喜欢罗森的鳗鱼饭团,下午逛累了,又没到晚餐点,买个饭团垫垫肚子。”

打开地图可以发现,鲁迅故里周边已汇聚了多家便利店,除三大国际品牌之外,还有美宜佳、十足等连锁便利店。

“黄金走廊”凸显选址智慧

除了鲁迅故里便利店“排排站”,早两年,人民路上十足、7-Eleven和罗森三家门店已毗邻而居。便利店的“黄金百米”布局绝非随意为之,其背后是一套精密计算的市场法则。

记者调查发现,仅大众点评可检索到的十足门店在越城区已有约60家;罗森门店24家,7-Eleven门店7家;再加上全家、美宜佳等,全区连锁便利店总数已达上百家。

其中,解放路—人民路—中兴路商业动脉区域表现尤为突出,几乎每百米就有一家连锁便利店,以十足、罗森、7-Eleven等知名品牌为主,形成了一条便利店的“黄金走廊”。

“我研究了全家、罗森和7-Eleven三家店的选址要求。”作为越城区较早一批加盟知名便利店的投资者王先生表示,“它们通常要求店面位于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学校或地铁周边,同时对面积、门面宽度、招牌能见度等都有明确标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鲁迅故里与人民西路等地段便利店扎堆的现象。”当一个区域已有一家便利店成功运营,即证明该地具备充足的市场潜力与客流量。后来者选择邻近位置,可共享客群、降低获客成本,也省去大量前期市场调研,显著减少开店风险。同时,这种集聚效应进一步塑造区域商业标识,吸引更多消费者专程前来,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分布密集处拓展“便利店+”

这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密集布局不仅重塑了零售生态,也成为城市夜间活力的重要支点。“这些灯火通明的店铺提供的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城市安全感——无论多晚,总有一盏灯为市民亮着。”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李生校认为,便利店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越城区便利店市场呈现出“核心商圈极化+社区下沉”的双线扩张。一方面核心区品牌愈发密集,形成集群效应;另一方面,便利店的社区拓展步伐显著加快,正持续向迪荡、灵芝、皋埠等街道的居民区、写字楼区域及高新产业区布局。这种扩张模式既抓住了核心商圈的高流量红利,又提前布局了社区商业的蓝海市场,体现了投资者的理性判断。

据了解,在一些城市,便利店还可充值话费、缴纳水电费。部分社区店还创新设置了“共享冰箱”,供居民短时寄存餐食。这种“便利店+”模式使其成为社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枢纽。

“在便利店分布密集的地方,政府可以借助便利店将社区药房、菜鸟驿站等生活服务设施融入其中,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的社区服务节点。”绍兴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认为,这种服务平台的整合也代表着未来古城社区商业的发展方向,“便利店不再只是一个买东西的场所,更逐渐成为连接社区、满足居民多元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烁 文/摄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