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惊艳!绍兴这些工业遗存,变身城市新地标

2025-09-10 14:13

来源:

走进绍兴天地,从整体布局到充满艺术感的工业钢筋,871厂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里创新采用“街区+mall”的商业形态,融合了871芯片厂的文化基因。100多个甄选品牌入驻,超70%为城市首进品牌,涵盖文创二次元、潮玩、音乐展演等多元领域。“现在这里已经成了绍兴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我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家人来逛逛,吃喝玩乐一站式搞定,还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体验。”绍兴市越城区市民章先生说。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工业遗存是时代的印记,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绍兴越城区大胆探索,将一处处老旧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商业地标、新兴产业高地和文化新地标,成功实现了“腾笼换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时代的浪潮中,工业遗存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见证了城市的过去,也将继续书写城市的未来。

商业繁华区

绍兴871厂作为绍兴芯片产业的起点,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2018年,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停产,这片区域逐渐沉寂。2019年的一纸签约,让这个工业遗址迎来了新的曙光。经过数年精心打造,绍兴天地于去年9月正式开业,一跃成为越城顶流商业街区,成功实现从“工业锈带”到“商业秀带”的华丽转身。

在传统行业的工业旧址上建设商业体,绍兴天地并非首创。在城东,尚1051文创园同样在工业遗存上实现了商业的繁荣。其前身为绍钦织造印染有限公司旧厂房,自2016年启动城市更新。最近,盒马旗下超盒算NB平价社区超市入驻,首日便迎来数千人次客流,让园区人气迅速跃升。星巴克也接踵而至,目前已正式进场装修。这里已经成为城东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家住鹤池苑的市民黎女士表示:“超盒算入驻后,园区越来越热闹了,我们周边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好店开进来。”

眼下,尚1051文创园正在从传统文创园区向复合型产业社区进化,已聚集70余家商业企业,形成了内循环的消费闭环。据悉,其未来还将引进新能源、科技研发、健身场馆等,进一步丰富业态。

产业新高地

在越城,工业遗存的改造不仅体现在商业领域,更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绍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园)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位于皋埠街道的绍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园)的晶圆制造厂无菌车间里,工人身着洁净的工作服,人机24小时有序运转,一颗颗“中国芯”从这里产出。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倒闭的酒厂,2.5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满满地叠了三层酒坛子。从“破烂酒厂”到“科技工厂”的转型,见证了越城从“制造”向“智造”的变化。

如今,这一区域已经成为绍兴集成电路新产业平台的重要一环。园区已入驻集成电路产业及配套企业、科研机构30余家,包括不少芯片设计、制造、科研的创新型企业,他们正努力攻关集成电路的“卡脖子”关键技术。从“酒缸”到“芯片”的越城产业跃升在这里变得具象化。

这两年,越城的各个镇街也催生了不少工业遗存上的内生项目。

位于东浦街道杨川工业园区旁,大越路主干道西侧的土地上,3幢大楼已拔地而起。“这是我们公司第一家工厂的原址,已经闲置许久,未来,这里将建设现代化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琰说,该地块原先是绍兴一体针织有限公司的旧厂区,3年前,企业的纺织、印染产业顺利完成搬迁,如今经过“腾笼换鸟”,将成为企业拓展新兴产业的舞台。

“去年,借着越城打造五大产业片区的东风,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这是企业转型的一次大手笔,有望让公司真正实现蝶变。”王琰介绍,作为东浦街道“数字电商+”产业片区重点项目,已经启动建设的一体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建造写字楼、数字经济孵化中心等多幢现代化建筑,最高的建筑达22层,计划引进人工智能、物联网、5G、直播电商等产业,打造一个集创新、智慧、绿色于一体的数字经济标杆园区。目前,园区已成功洽谈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还有10余家企业正在孵化中。

“利用工业遗存发展新兴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降低了企业的创业成本,还为越城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是一举多得的举措。”越城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新力量

工业遗存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越城,工业遗址书写的文化新篇章,让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出文化的光芒。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绍兴钢铁厂,承载着一代绍兴人的集体记忆,记录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作为浙江省第一家钢铁企业,绍钢曾造就了绍兴工业发展的无数辉煌时刻。直至2001年停产歇业,绍钢的时代才落下帷幕。2005年,绍钢让地于新城建设,但绍钢的文化因子并没有因此被抹去。几年后,在西施山路与范蠡路交叉口,绍钢纪念公园落成,“绍钢工人”雕塑屹立在公园中心,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历史。

绍钢的故事还在续写。今年上半年,《米行街1号地块原绍钢俱乐部(保留建筑)加固改造提升方案》通过评审。根据方案,这里将提炼保留工业遗产的关键元素,保留记录放映孔、窗户造型、栏杆风格、标语等历史信息,同时植入生产设施、绍钢微缩模型等,打造一个工业遗存展示区。也就是说,绍钢俱乐部遗址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展览、工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园区,不久后就将和市民见面。

全新的绍钢俱乐部尚未亮相,但多个工业遗址上新建的文创园已经成为很多市民耳熟能详的文化地标。群贤路上的“群贤198文创园”内,满满的工业遗存气息,秉持“修旧如旧、新旧共生”的理念,这里既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工业遗存的挑高钢架、红砖立面等历史肌理,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目前,这座“重生”的文创园已吸引数字科技、文化创意等创新企业入驻,以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用文创唤醒城市记忆。

周末到“伟丰”逛逛集市,是很多绍兴古玩爱好者的习惯。这家位于人民东路上的文创园,同样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如今已成为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区,日益彰显其文化影响力。

2014年底,“伟丰”关停印染生产线,这家印染产品出口曾多年居越城首位的知名企业所在旧址何去何从曾受到多方关注。“几经考虑,最终我们目光聚焦到了‘文化’。”园区负责人介绍,经过对旧厂房进行巧妙的改造,园区“一村二馆三城”汇聚了众多业态,包括古玩、文玩、书画、文房四宝、茶艺、花鱼等。几年时间里,园区已经招纳了古玩藏品、文化艺术培训、大师名人工作室等上百家创客,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文化活动,成为了绍兴文化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

在城市更新中,工业遗存的潜力被一次次挖掘。回顾越城区工业遗存改造的历程,不管是商业、产业,还是文化,每一个项目都充满了创新与活力。这些成功案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也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工业遗址因地制宜的改造,让我们留住了城市的记忆,传承了工业文化,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城市的多元生活。”越城市民舒钰涵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阮越才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