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绍兴市民张先生一家前往金帝银泰城某网红粤菜馆吃饭,结果发现该店已被春天里自助小火锅围挡取代。他还惊讶地发现,三楼潮牛日记已被弗雷德牛排围挡取代,阿赛哟创意韩国料理绍兴首店围挡取代了鱼缸米仓,新开不久的小江溪则接替了太二酸菜鱼。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国金大悦城、绍兴天地和龙湖天街等商业综合体,首店与围挡并存成为常态。
商业综合体店铺进入高周转时代
绍兴越城区目前已聚集了国金大悦城、金帝银泰城、八佰伴、绍兴天地、龙湖天街等十余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除此之外,还有风越里、迎恩天地以及上大路茶饮一条街、府横街小吃一条街、府河街酒吧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形成了多层次竞争格局。
在金帝银泰城经营女装店已有五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店铺流转速度明显加快。
一家大型综合体的招商负责人透露:“以往品牌租约通常签3-5年,现在很多品牌只签1-2年,甚至出现不少短期快闪店(Pop-up store)。”
这种高频更替现象在多个商业体中同步上演。位于镜湖新区的龙湖天街开业一年多来,已有10多家品牌发生变更;绍兴天地一层的临街店铺,今年已有多家品牌先后入驻又撤出。
一风味小吃刚走,新的首店又进场。 张舒涵 摄
除人气鼎盛的金帝银泰城、国金大悦城、绍兴天地和龙湖天街外,部分商业综合体面临的周转压力更大。一家综合体的招商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商业项目空置率已达到20%,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另外,一些商业项目虽然硬件投入大,但后期运营和招商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商户流动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首店经济能否成为破局利器?
越城区商业综合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品牌更替潮。记者了解到,金帝银泰城今年品牌更新名单多达50多个,涵盖餐饮、零售、娱乐等多个业态。从梅果、Obabata等新消费品牌,到煲珠公、蜀签签钵钵鸡等餐饮新锐,再到池奈、啷儿哥等特色小吃,银泰的品牌矩阵全面刷新。值得注意的是,CPB、很久以前羊肉串等一批知名品牌都是首次进入绍兴市场。
同样,国金大悦城今年开业的魔都三兄弟、乔杉杉生烫牛肉米线等品牌,以及即将开业的民谣集、蓝边碗等,也多为绍兴首店。前不久,盒马鲜生大悦城店首次入驻古城商圈。自开业以来,国金大悦城客流同比提升28%,同时带动场内销售,各业态均呈上升态势:餐饮业态销售同比增长40%;黄金珠宝业态中周大福等品牌销售同比增长130%-160%。国金大悦城有关负责人坦言:“商场各方面销售数据提升,得益于商场注重店铺更新的成果。”
“首店开业时的客流效应非常明显,能够带动整个商场的人气。”金帝银泰城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首店之后如何维持热度,才是真正的挑战。”首店经济的新鲜感能持续多久,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位品牌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店开业初期的客流高峰一般能维持2-3个月,之后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留住顾客,才是真正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为维持首店热度,各大商业综合体也在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如金帝银泰城定期举办“品牌上新季”“新品体验周”等活动;国金大悦城则引入沉浸式体验店、数字化服务空间等新型业态门店。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学者李先生看来,绍兴商业综合体“更新”加速与高首店占比的背后,是消费观念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代表市民的消费意识已完全转变,从过去的数量型、生存型、温饱型转向了质量型、发展型、享受型。
当前的消费越来越从物质向精神层面转移,更加突出个性创意和情绪价值。例如烤肉店里提供店员在桌前专业烤肉、分餐服务,让顾客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很多新开的餐饮品牌总会提供一些赠送小吃、饮品甚至文化创意产品。
据了解,金帝银泰城今年已更新品牌超50家,其中国内知名连锁品牌兰湘子、萨莉亚等绍兴首店占比近三成。国金大悦城今年引进的品牌中,越城首店比例高达四成。
“有很多首店可以持续经营,比如去年开业的火啫啫等店家,人气和销售额一直保持前列。”金帝银泰城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如何做足细节,为顾客提供商品品质之外的情绪价值,是各店家需要做的功课。
同时,商业综合体自身做好公共服务,也是竞争之道,内设成人及儿童洗手池、母婴室、直饮水、自助打包台、雨伞租借、爱心轮椅等便民设施越来越多,让综合体拥有家的感觉,持有银泰百货365会员的老顾客,还可以通过客服享受银泰买单的打车服务,大大提升了市民购物的心理满足指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记者 殷俊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