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绍兴书法家梁浩毓作品↑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 古人将鹰誉为义禽。每当秋季来临,天地间气息变得肃杀冷冽,鹰以其敏锐的感知力,迅速捕捉到这一季节变化的气息,便开始大规模捕猎鸟类。在食用之前,鹰会将捕获的猎物整齐摆放在地面,宛如陈列祭祀一般。
二候天地始肃 | “肃”,意味着肃静与万物凋零。处暑节气过后,秋风开始肆虐,带着一股萧索的气息,吹拂过大地。在这股肃杀之气下,大地仿佛换了一副容颜,显得愈发庄严而清新。植物们褪去了往日蓬勃的绿色,逐渐披上金黄的外衣。
三候禾乃登 | “禾”指的是各种稻谷,“登”则意味着成熟与收获。处暑时节,正值水稻成熟之际,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正忙碌于收割中稻。此外,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将迎来成熟期。因此,农谚中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仓廪”之说。
开渔节 | 此时暑热渐退,海水表层温度虽逐渐下降,但吸收的热量仍存储于其中。在这片温暖的“摇篮”里,多数鱼类的繁殖期已近尾声,贝类、甲壳类等也进入生长成熟期。处暑时节,沿海地区会举行开渔节,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吃鸭子 | 鸭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适于滋补的美味佳肴,同时,还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在处暑时节,人们用味蕾迎接秋天,以鸭汤进补,既是对夏日消耗的弥补,也是为秋冬积蓄能量。
拜土地公 | 处暑时节正值农作物逐渐成熟之际,许多农家会举行隆重的仪式以祭拜土地公,借此表达对土地的感恩之情,并祈求五谷丰登、年年平安。通常,他们会精心准备三牲、五果等祭品,通过焚香祷告,迎接丰收的到来。
处暑起居 | 出伏到处暑,是天气由热转凉交替期,此时,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适当增加睡眠,为冬季养精蓄锐。同时,处暑早晚温差大,肺功能弱的人易不适应,引发鼻塞、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要根据气温增减衣物。
处暑运动 | 处暑之后,天气早晚转凉,秋高气爽,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锻炼方式宜选择早晚跑步、登山、散步、做操、打拳等简单易行的运动,这不仅有助于平稳情绪,还能增强体质,有效缓解秋乏。
处暑饮食 | 处暑节气气候干燥少雨、湿度小,易引发“秋燥”。在饮食养生上要注重滋阴防燥,中医讲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所以应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适当多吃酸味果蔬,也可适当喝冰糖银耳汤、冰糖雪梨等,助养阴润肺。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