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藿香正气水被不少人视为防暑降温的“神器”,但盲目滥用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近日,绍兴市中心医院马鞍院区接诊一名因自行超大剂量服用藿香正气水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中年男子,经紧急救治才转危为安。
据了解,今年50岁的张先生(化名)因自感身体不适,误以为是中暑所致,竟在一天内连续饮下20支(每支10毫升)藿香正气水,远超推荐剂量。服药数小时后,他突发右下腹刀割样剧痛,并伴随恶心乏力,被家人紧急送医。
接诊的绍兴市中心医院马鞍院区外科医生郑迪锋在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后,敏锐察觉异常,迅速完善检查并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时,张先生腹痛明显,精神状态萎靡。医生结合其超大剂量服药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高度怀疑为药物性肝损伤,之后的血液检查显示其转氨酶等关键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证实肝脏已遭受严重损害。
面对危急情况,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救治流程。医疗团队首要措施是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肝损伤药物,同时通过静脉输注强效保肝、降酶药物,对抗肝细胞损伤并促进修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肝功能动态变化,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同时针对剧烈腹痛症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痛苦。经数日严密监护,张先生肝功能逐步恢复,腹痛消失,目前已康复出院。
马鞍院区中医科主任鲍秋苗解释,藿香正气水(丸、胶囊)是以名方藿香正气散为基础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生半夏、甘草等,多为温性、平性药。中医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而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功效便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只适用于阴暑,对于明显症状化热的患者,使用温性药物则会加剧病情。正确做法是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并解开衣衫用湿毛巾擦拭帮助其降温散热,尽快就医。
郑迪锋特别提醒,药品须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切勿因“见效慢”自行加量。“是药三分毒,解暑也需讲科学。”他呼吁,公众应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切勿随意加量或长期滥用,危及健康。
(内容来源:笛扬新闻)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