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这些藏在老旧社区的咖啡店,为什么越来越火了?

2025-08-12 14:48

来源:

在大家的印象中,咖啡店一般集中在写字楼密集的地方。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些年轻创业者反其道行之,在不起眼的老旧社区、街角开出咖啡店,渐渐在越城形成一股风潮。这些小而美的社区咖啡店大多投资不高,却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深得人心。

街巷弥漫咖啡香

在绍兴越城区大街小巷,可以轻松找到各式风格的社区咖啡店,感受各种新潮口味的咖啡饮品。这些社区咖啡店如同散落的生活注脚,悄悄生长在市井烟火里。它们或是由居民楼底层柴火间、保安室改造的几平方米空间,或是开设于米铺、五金店、花店之间,招牌和店装自带文艺气质,却又与周边杂货铺的烟火气无缝融合。

位于北海街道马臻路上的404found咖啡是越城最早的社区咖啡店之一。记者走进店内看到,这是一家设计感十足的“视觉系”社区咖啡店。复古的装修风格,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店主王五岁本身喜欢咖啡和烘焙,之前也有过咖啡店从业经历。2022年,她在“闹中取静”的马臻路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社区咖啡店。

“我来这里开店,首先考虑的是交通便利,其次是空间宽敞,希望能够容纳更多的顾客。”她说,这家店大约30平方米,日常客单量在30多单。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休息空间,她还在店门前放置了休闲座椅。

“看似小小的举动,却让店铺门口多了些烟火气与人情味,更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增添了温暖底色。”胜利社区党委书记陈海燕说。

和连锁店错位竞争

位于塔山街道青藤社区的蓝檬咖啡开在不起眼的老小区文锦苑。记者浏览了店内的菜单,涵盖了手冲、意式、特调等20余种咖啡,均价在20多元一杯。20平方米的店内“五脏俱全”,有序地摆放着各类咖啡器具、书籍。店长周女士告诉记者,年轻人是社区咖啡店的消费主力军,这些有主见有想法的年轻人在咖啡店里交流互动,愿意为特色咖啡和情绪价值买单。记者与周女士交谈时,男顾客王先生徐徐走进店内,熟络地在吧台坐下。他是在附近从事外贸工作的95后,“我喜欢这家店的口味和氛围,平时哪怕不喝咖啡,也会来店里坐坐,和老板聊聊天。”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开始渴望一些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东西。社区咖啡店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们让购物不再只是交易,而是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9.9元的连锁咖啡遍地开花的当下,这种独特的情感上的连接,让这些开在社区里的咖啡店找到了生存的砝码。

王五岁告诉记者,自己的店铺嵌入居民区,实现“下楼即达”的便捷体验,满足日常碎片化需求。另一方面,和成熟的商圈相比,社区店铺租金和装修投入更为节省,降低了创业门槛。“目前店铺主要依靠周边居民复购,受外部竞争影响较小。”她说。

打造情感共鸣空间

在消费观念持续升级的当下,人们愈发注重消费体验带来的精神满足与情感共鸣。社区咖啡店凭借“步行可达”“熟人社交”“轻松的氛围感”等独特优势,正成为都市人逃离内卷、安放身心的温暖港湾。

在社区咖啡店,不少顾客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精神股东”。在府山街道东双桥社区的绿隐咖啡,店主小白能准确记住20多位熟客的喜好,慢慢就和很多顾客处成了朋友。

“从生豆选择,到烘焙、研磨、冲煮,我们努力用性价比较高的咖啡,以及自在的环境、恰到好处的服务,让喜欢精品咖啡的客人获得更好体验。”小白说,这家小店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渐渐有了一批忠诚的顾客。除了个性化的产品,相对稳定的客群沉淀出的人情味,是社区咖啡店的“灵魂”之一。

开在府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西街136号解元台门内的拾玖茶咖更是周边老人的“歇脚驿站”。“以前我跟几个老姐妹想聊个天,还要想半天去哪里,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一个地方。”社区居民张阿姨说。据了解,今年社区发起了陪聊团,组织志愿者面向辖区孤寡、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上门陪聊服务。跟店家一对接,双方一拍即合,开在台门里的茶咖店就成为很好的聊天空间。

“我们期盼这里不只弥漫着咖啡的香气,还要能成为邻里间传递温情的驿站,愿每一位走进来的人,都有机会在这里结识近邻、分享生活。”书圣故里社区工作人员金瑞丹道出了自己的美好期待。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任灵芝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