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调是“续命神器”,但54岁的周先生却因空调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因持续高热40℃不退、呼吸衰竭,周先生住院半个多月。近日,经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医护团队的精准诊疗,终于揪出病因——嗜肺军团菌感染。这也是今年该医院发现的首例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
消炎两天,依然高烧不退
“送进来时,体温达到了40.2℃,而且炎症指标还在飙升,血气分析确诊其已陷入I型呼吸衰竭,随时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主治医生孙永珍说,当时判断周先生的病情,正处于“炎症风暴”,情况相当危急。
高烧不退、低氧饱和度、电解质紊乱……种种迹象表明,情况并不像普通感冒。那会不会是鹦鹉热、新冠肺炎,或是其他什么病?孙医生说,面对凶险病情与常规治疗失效,病区的医护团队立即展开了深入排查。很快,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排除了其他病因后,一条关键信息浮出水面。原来,周先生发病前曾使用未清洗的空调。结合其快速进展的肺炎和呼吸衰竭表现,团队高度怀疑是嗜肺军团菌感染。“这种致命细菌常藏匿于空调系统、冷却塔水等潮湿环境,引发的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孙永珍说。
找到真凶,救治刻不容缓
找到了病因,也大致确诊了周先生为嗜肺军团菌感染患者,救治刻不容缓。
当天,医生很快为周先生施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F)。“做这个支气管镜的目的,就是寻找确诊依据,并知晓感染程度。”孙医生说,在针对性治疗下,到了第二、第三天,周先生的体温已经下降到了38~39℃。尤其是第三天,灌洗液送检的标本报告显示,检出嗜肺军团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也精准印证了早期判断。同时,鉴于患者氧合状态差,团队果断启用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结合清醒俯卧位通气强力支持呼吸。
多措并举下,周先生的持续高热迅速下降,氧合指标逐日改善。第四天开始,其体温已基本恢复正常。10天后,复查胸部CT显示炎症明显吸收。“军团菌肺炎的治疗,疗程通常需10-14天,免疫缺陷或重症患者可能需要3周以上,严防复发。”孙医生说,因为军团菌属胞内寄生菌,普通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无效,因此需要能穿透细胞膜的抗生素药,加上周先生本身抵抗力比较弱,所以治疗时间比较长。
最终得益于团队早期精准识别、快速反应,加上精准诊断以及强力的抗感染与呼吸支持,避免了患者病情向更危重阶段发展。两周后,周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这种细菌,不只潜伏在空调
“这种疾病,除了要把握‘早诊早治’,更要做好预防。”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陶学芳主任医师介绍,军团菌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一种严重肺炎类型。这种细菌通过吸入含菌气溶胶入侵肺部,48小时内可引发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30%,尤其威胁老人、吸烟者、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因此,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吸烟酗酒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以及免疫抑制人群(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更为高危人群。
陶主任说,这种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进展凶险,而且普通的抗生素无效。因此,如果持续高热(>39℃)伴相对缓脉(体温高但脉搏不快),且有“肺内外双重打击”症状,如干咳/血痰、胸痛、呼吸困难(CT常显示“白肺”或磨玻璃影),同时伴有头痛、肌肉剧痛、腹泻、呕吐、意识模糊等,一定要引起重视,紧急就医。
周先生的病因是在空调中被揪出,其实这种细菌也并不只潜伏在空调中。陶主任说,嗜肺军团菌在25~42℃(最适35~37℃)的静止水体中繁殖,因此空调冷凝水、淋浴喷头、温泉、景观喷泉都是其潜在滋生地。另外,夏季空调房,有些人还会使用加湿器,水长久不换也容易滋生致病菌。她说,预防的关键在于切断“温水气溶胶”传播链。因此,启用长期未使用的空调前务必彻底清洗消毒过滤网、散热片、冷凝水盘等内部积水部件,清洗时需佩戴防护口罩,使用时保持室内通风。长期闲置的储水式热水器重新使用前应先放水1-2分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