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944期商标注册公告发布
由汤源元绍酒坊
申请的“汤源元”商标
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这一刻标志着
在外漂泊十余年的
黄酒老字号“汤源元”
正式回归绍兴
“‘汤源元’商标终于可以用在汤源元酒坊出品的各款黄酒包装上了!这是绍兴老字号、绍兴黄酒业值得庆祝的大喜事。”绍兴市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宝祥感慨万千。为了让“汤源元”回家,大家努力了10多年。黄酒老字号“汤源元”,商标为何会流落在外?其十余年回乡之路又经历哪些波折?在《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的背景下,这一老字号商标“回家”之路又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
阴差阳错,百年商号流落他乡
“天下黄酒看绍兴,绍兴黄酒出东浦。”
据绍兴年鉴、绍兴市志等
文史资料记载
东浦最出名的三家酒坊为
汤源元、云集与孝贞
其中汤源元酒坊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创
黄酒小镇汤源元酒坊,酿酒师傅用古法浸米酿酒。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阿牛,17岁做学徒时就是在‘汤源元茂记’酒坊。”东浦街道未来乡村建设专班工作人员陈敏告诉记者,2015年黄酒小镇启动时,云集、孝贞两个酒坊字号已后继有人。当时,出生于五代酿酒世家的80后王金金是第一批入驻黄酒小镇的商户,他开设酒坊,并准备沿用汤源元酒坊为字号注册市场主体,但“汤源元”商标却无法注册。原因是2009年江苏南通的一家酒企抢注了“汤元元”商标,因与“汤源元”只差一个字且同音,所以王金金注册“汤源元”商标的申请屡屡被驳回。
王阿牛的弟子,“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酿酒师陈宝良告诉记者,“汤元元”商标被外地酒企注册,始终是大家心里的一根刺。为此,各方都很支持王金金,不遗余力出谋划策,想方设法让“汤源元”商标回家。
绍兴市档案馆、党史办以及相关文史专家还为王金金提供了百年老字号“汤源元”酒坊当年的老照片及原始资料,甚至包括酒坊当年的销售凭据。
那么,江苏南通酒企为何要注册“汤元元”?
陈宝良坦言,主要还是当时绍兴本地对黄酒老字号重视与保护力度不够,慢了一步。他说,绍兴市志中记载着东浦最出名的三家酒坊为汤源元、云集与孝贞,但市志误把“源”字写成了“元”。他推测,江苏这家酒企的经营者应该一直在研读黄酒历史资料,认为该商标有价值,所以申请注册了该商标,并多年持有。
斗智斗勇,“游子”回家一路荆棘
已经落入他人口袋的商标,回归之路布满荆棘。
“整个过程异常艰辛,多次失利后不少人劝我放弃,改用其他商标。还有人认为,即使注册成功也难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王金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坚持下来了。从绍兴本地商务部门、档案管理单位到绍兴市老字号协会、中正商标事务所,都在这漫长的“回家”路上,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他对此表示非常感谢。
“我们团队最初是想把这个商标买回来,但是作为酒坊,我们是同行,直接去谈很容易吃闭门羹。我们请了专业的中间人,去企业洽谈购买‘汤元元’商标转让,也没有成功。”王金金说,“之后又通过对方所在地相关部门前往帮助沟通协调,依然受阻。”
但对黄酒小镇来说,“汤源元”的回归势在必行。
1930年拍摄的酒坊老照片,上面有“汤源元”字号。
汤源元春记台门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近年修缮中,更发现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汤春记界”碑。2022年初,“汤源元”酒坊正式立项并获批原址建设。对于这个百年老字号来说,“汤源元”商标注册的重要性更为迫切。
这些年,王金金坚持直接申请注册“汤源元”商标,前3年均因与存续的“汤元元”商标高度近似被驳回。“我们准备了大量资料证据,向商标局提出驳回复审,复审也没有成功。但我们没有气馁,再次申请注册‘汤源元’商标,还是因相同的原因被驳回。”
中正商标事务所负责人高玉萍经多方调查后,发现对方在销产品中鲜有使用该商标的情况,于是提出对“汤元元”商标“撤三”。“撤三”是一项商标资源优化制度的简称,规定商标注册后连续三年不使用,任何主体可以申请撤销。
对方也不是吃素的,一开始就拿出了“使用证据”,商标局判定“撤三”申请无效。后来,王金金方马上申请复审,得以看到对方提交的“使用证据”,发现其存在不实的情况,当即针对性准备相关材料。他与事务所工作人员讨论到深夜,又马上向商标局提出“撤三”复审,提交注册对方的“汤元元”商标,同时再次申请注册自己的“汤源元”商标。
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这次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终于将“汤元元”商标撤销,让“汤源元”等相近商标回归绍兴企业所有。
“现在我们不仅有‘汤源元’商标,之前被对方抢注的‘汤元元’也已经由我方注册。”王金金说,“吃一堑长一智,汤源元分记‘汤源元春、汤源元茂、汤源元兴’等附属商标均已被我方注册。”
焕发生机,三家酒坊重新聚首
回归之后,“汤源元”的喜事接踵而至。
东浦南村村“东周娄”正在打造手工黄酒集聚区,一座仿古建筑的整面墙体,即将重新印上“汤源元”这个百年酒坊的名字。绍兴黄酒出东浦,东浦黄酒源南村,明武宗御赐字号的孝贞酒坊、获得绍兴黄酒历史上第一枚国际金奖的云集酒坊都诞生于此。这意味着除黄酒小镇原址上的“汤源元”外,素有“手工黄酒第一村”美誉的南村村又一家“汤源元”即将开出。
“南村村有‘手工黄酒第一村’美誉,这里的汤源元酒坊与云集酒坊紧邻,将在这里重现当年黄酒酒坊的辉煌。”
陈敏说,这些年来,虽然商标流落在外,但王金金还原“汤源元”的步伐没有停过,他一直坚守黄酒小镇,大力弘扬老字号“汤源元”的文化。南村村打造手工黄酒集聚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让“汤源元”放手施展拳脚。
王金金回忆说,彼时年事已高的师公王阿牛依然心系家乡,密切关注黄酒小镇的发展,他生前渴望再现东浦古镇昔日酒坊林立的盛景,也盼望汤源元酒坊再度名扬四海。王金金的师父陈宝良也多次呼吁,酒坊是传承黄酒古法酿制技艺的重要载体,是挖掘和发扬黄酒文化的关键平台,更是做大做活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复建酒坊,还原酒坊文化,让古老的酿酒技艺与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如今汤源元酒坊里的老式木榨机,就是师父陈宝良在我开业时送给我的珍贵礼物。”遵从师公和师父的心愿,王金金保留非遗场地及全套器具,并学会亲手操作各工艺环节。作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新一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立志打造“汤源元”老字号酒坊“三原三复三个百年”:在原地址复建“汤源元”百年酒坊,用原工艺复刻“汤源元”百年名酒,以原字号复兴“汤源元”百年品牌。
今年7月20日,“汤源元”商标正式核准注册公告发布。
“三原三复三个百年”中最后一个目标,原字号复兴“汤源元”百年品牌终于得以实现,王金金名下主体的字号与商标终于合一。“绍兴黄酒行业当中一个珍贵的老字号,历经十多年波折,终于名正言顺地回家,相信王阿牛师公的心愿,不日也一定能实现。”
法律护航,老字号走向新未来
在绍兴市文广局及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汤源元绍酒坊”已成为全国首家在历史原址复建、获批正规作坊生产许可的文旅主题黄酒酒坊(酒庄)。
酒坊多年来依托东浦黄酒小镇平台,以“前店后坊”的模式,打造非遗传承酒坊和具有休闲时尚气质的生活美学酒庄,创新还原传统酿酒作坊场景与技艺,使其成为小镇网红新地标。酒坊还以“非遗+”模式,成为多所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多维度推动黄酒文化可持续发展。酒坊的阳光工坊建设工程,还列入2024年浙江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经建设完毕。
“‘汤源元’商标的艰难回归,凸显了老字号名称作为不可再生稀缺资源的核心价值。”越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监督管理科裘奇说,这警示所有老字号企业,必须将核心商标注册视为生命线,提早布局、抢占先机。政府部门将依托《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强化商标抢注预警监测与快速响应机制,为宝贵的本土品牌筑牢知识产权保护网。
“汤源元”老字号的复兴及商标“回家”,恰逢《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施行伊始(2025年5月1日),具有多重示范意义。
绍兴市商务局商贸发展处负责人许宇锋说:“强化确权保护是基石,激活创新传承是灵魂。”老字号若仅保有一个商标,难以焕发新生。《条例》的突破在于将保护与创新发展深度绑定。“汤源元”不仅是商业回归,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通过原址复建、工艺复原、文旅融合(入驻特色小镇景区),它从“博物馆标本”转化为“活态的经济文化双引擎”,为绍兴产城人文融合注入新活力。“汤源元”的复兴之路,印证了制度设计对老字号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吴绍庆表示,《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在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从立意、起草到实施,历时5年。《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引导绍兴老字号市场主体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擦亮“金字招牌”。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宋金才全程参与了该条例的调研、修改和制定工作。2015年绍兴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不久,他便呼吁对老字号立法保护。对该条例施行,他就像看到婴儿出生一样感到很欣慰:“法律为老字号提供了系统性保护方案,不仅涵盖商标、字号,更延伸至老作坊、传统技艺、文化资源等核心载体。”
百年传承的“汤源元”
回归故土之路
让绍兴老字号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信心更加坚定
在法治保障与创新驱动下
绍兴老字号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内容来源:越城发布)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