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近日,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急诊儿科接诊了两起因食物而引发的急救病例:一名青少年食用海鲜后突发过敏性休克;另一名幼儿则因吃西瓜发生严重呛咳。幸好家长及时反应加上医护人员的迅速急救,两位患者均转危为安。
医生特别提醒:暑假里,孩子在家要格外注意饮食安全,警惕食物过敏,家长需掌握一些急救技能。
前几天,13岁男孩聪聪(化名)在晚餐时食用了海鲜,之后便与同学去打篮球了,可途中却突然感到全身无力、眼前发黑,便立刻电话联系母亲,后被家人送到柯桥区中医医院急诊儿科。
据接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钱秦明回忆,聪聪送医时全身有较多风团样皮疹,四肢发凉,血压降低,身体循环系统出现了问题,但好在呼吸尚可,未出现喉头水肿等更严重症状,初步判断患儿为过敏性休克,遂立即展开抢救。好在经过紧急处理,男孩情况好转,最终平安出院。
“我们了解到,聪聪既往没有食物过敏史,所以说这次突发状况非常危险。”钱秦明说,过敏性休克进展迅猛,如果误以为是累了回家休息,后果可能极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好在孩子察觉到身体不适立刻求救,母亲反应迅速立即将其送医,这些都为后期的抢救争取了时间。
钱秦明也提醒广大市民,当食用了陌生食物或已知过敏原的食物后,若出现乏力、头晕、皮肤红肿瘙痒、胸闷、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据了解,像这样的病例该院急诊儿科近期已接诊了好几例。日前,一位1岁多的小女孩在吃西瓜时突然发生呛咳,随即出现哭声微弱、精神萎靡的症状。家长意识到情况紧急,抱着孩子冲进了诊室。钱秦明医生立即接过孩子,判断为气道异物梗阻,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几次操作后,卡在孩子气道内的西瓜块被成功排出,孩子呼吸恢复通畅,响亮的哭声以及红润的面色让在场医护人员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
“气道梗阻抢救得分秒必争!”钱秦明说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规范动作主要为:右手握拳顶住肚脐上方,左手包住右拳快速向上冲击。他表示,夏季饮食风险高发,孩子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需谨慎尝试,婴幼儿进食更应切成碎末,家长学习必备急救技能刻不容缓。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