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到来,每年这个时候,一些不法分子总会利用学生族及其家长的特定心理和需求,精心设置各类诈骗及陷阱。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梳理出一份暑假易发高发的诈骗、陷阱类型,提醒家长和学生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切莫贪图小便宜
谨防商家营销陷阱
随着暑假来临,“暑假经济”持续升温,各类促销活动层出不穷。然而,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需警惕商家的营销陷阱。
大学生小李(化名)在网上的一个直播间看到绍兴柯桥区一家手机店打出“花呗额度低、信用卡黑户也可贷款购机”的诱人广告。通过私信沟通,商家承诺首付仅需1500元(可用旧机抵扣)、月付550元分12期即可购买8000元的新机。然而到店后,商家却变卦,强制要求小李办理“运营商补贴机”及贷款,小李原想要的手机套餐也未能实现。
“当时商家要我接受两个新方案:自行承担已办理的贷款,要么支付3500元首付、月付1475元,分8期付款。”小李说。
事后他发现,商家并未告知真实贷款金额竟高达12600元,已远超新手机价格。同时,他发现该店还涉嫌对多名大学生实施类似欺诈行为。
绍兴柯桥区消保委接到投诉后,立即组织调查核实,最终商家同意立即解除不合理的贷款合同,全额退回已支付款项。
“本案中商家在直播间及私信中承诺低门槛贷款方案,到店后却强制变更方案为必须办理高额贷款的‘补贴机’,属于典型的‘引流-转化’欺诈套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及《广告法》第四条。”柯桥区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商家在办理贷款时,刻意隐瞒最关键信息——贷款本金高达12600元且该贷款与“补贴机”的强制绑定关系及可能无法生效的风险,导致消费者在重大误解下签订合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商家未履行关键告知义务的前提下,属于对消费者的侵权行为。
绍兴柯桥区消保委提醒:暑期线上购物、直播带货活动频繁,消费者要通过正规电商平台购物,在购买电子产品、学习用品时,选择正规商家,注意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尤其要警惕“低首付”“零门槛”等诱导性宣传,在签订合同前务必确认所有条款细节。
暑期迎来旅游旺季
报名出行注意“避坑”
暑假开始后,旅游市场又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
当下自媒体等在线旅游平台蓬勃发展,不少年轻人热衷于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预订旅游行程。
前几天,绍兴柯桥市民陈鑫鑫带着一家前往内蒙古旅游,回来后却大倒苦水。“爱人在网上找的当地一日团,太不靠谱。”他表示,原本是去沙漠玩,结果却被导游像赶场子一样拉到这拉到那购物,体验感非常差。
旅游“踩坑”,并不少见。记者发现,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就有消费者投诉,通过某视频平台购买了云南6天5晚旅游服务,每人2000元,包来回机票及吃住,却发现旅游公司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消费者,设置购物点并不允许游客中途离开。此外,还有诸如跟团游线路被导游随意更改且增加了强制购物点,司机迟到导致行程被中断等情况。
研学游也成为旅游“踩坑”重灾区。市民赵女士今年暑假带孩子在北京旅行时,在一景点门口看到了不少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研学游团队,她告诉记者,亲眼所见一些旅行团的负责人想“蹭”讲解。
“有领队在问志愿者能不能让团里的孩子跟着免费听讲解,就觉得家长花了大价钱让孩子来收获知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赵女士说。
不少曾为孩子报名参加过外地研学游的家长也表示,感觉虽然花了大价钱,但行程的设置、孩子的体验感却马马虎虎。
货不对板、游而不学、质次价格……记者在“黑猫投诉”搜索发现,2025年关于研学游的投诉共计18条,涉及研学游团人数超标、行程取消却并未退还团费和违约金等问题。
绍兴柯桥区旅游协会提醒:假期出游应选择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不要被低价团迷惑,对“零团费”“低价团”的宣传应谨慎;消费者应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谨防“临时加价”“虚假宣传”;对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推荐的组团旅游形式提高警惕。
网络游戏诈骗高发
不要随意透露身份信息
每年暑假,学生族在家时间增多,上网玩游戏频率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此类网络游戏诈骗警情的高发。
这个暑假,华舍街道一名学生华华(化名)宅家玩王者荣耀游戏时,看到有人发布了低价出售“皮肤”的信息,于是他便主动添加对方为QQ好友。随后他又被拉进了一个二人聊天群,该网友还将自己的账号发给华华看,这让他放松了警惕。最终,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约定以180元的价格完成交易。
“先付80元的定金。”照做后,网友又以其他理由让华华陆续转账179元。然而,华华依然没有收到心仪的“皮肤”。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连忙报警,共计损失259元。
“‘低价卖装备’‘免费领皮肤’,游戏里的这些诱惑其实是骗子的诱饵。”柯桥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说,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资格等相关信息,并诱导受害人前往指定平台或私下进行交易。一旦收到了费用,就会将受害人拉黑。
绍兴柯桥区反诈中心提醒: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引导监督,进行网络防骗教育;妥善保护好身份证、手机、银行卡密码,教育孩子不随意扫码转账,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同时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暑期计划,合理规划娱乐时间,培养多元化兴趣爱好。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