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辆全新的公共自行车已投放一半
昨日下午,在绍兴鲁迅故里地铁站B出口,市民冯女士熟练地扫码解锁了一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车篮里放着刚从医院取回的药品。“从第二医院门口骑车到地铁站,十分钟不到,一小时内免费,比等公交舒心多了!”她笑着拍了拍车座。据了解,自6月起,越城区公用事业集团下属公用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启动了越城区公共自行车设备、车辆有机更新项目的更新工作,共计投放1000辆全新的公共自行车,有效缓解高峰时段“一车难求”的窘境,使地铁接驳、日常通勤如添羽翼。
“我们这次投放的地点主要是地铁站点、大型商超及居民社区等出行需求旺盛的网点。”越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副经理章笑峰告诉记者。据他透露,目前“叮达出行”App已有37万注册用户,日均使用量达1.2万次,晴朗的节假日更是骑行高峰,峰值时可达1.7万次。新增车辆将主要服务如地铁一号线站点、鲁迅故里、城市广场、城南大道及核心商圈等出行热点区域。截至昨日,投放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章笑峰介绍,今年还计划对300处网点基础设施及6500辆自行车的智能锁实施更新。其核心在于将通信基石从2G网络全面跃升至4G网络,显著提升租还操作的流畅度与迅捷性,让市民在解锁绿色座驾的瞬间,告别等待的焦灼。
据了解,2019年,首批无桩公共自行车开始服务市民。去年9月,实现全域无桩化改造,一张覆盖越城全区,囊括594处网点与10900辆扫码自行车的服务网络已然织就,成为市民通勤与游客漫游不可或缺的依靠。“当前公共交通网络已覆盖主要出行场景,自行车+公交的组合既可规避停车难题,又能降低通勤成本。”市民陈先生说。不少市民也表示,慢悠悠骑着自行车,随时可以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这样的休闲方式十分惬意。
“最好的旅游目的地,是能让游客在当地‘慢’下来,体验一种生活。”区公用事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越城一直在致力于成为一个能够让游客停留、感受水乡慢生活的城市,并实施了不少举措,如打造小吃、茶饮、酒吧三个“一条街”,推出“1+3+X”水上黄金游线等,而由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组成的城市慢行系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安全、便捷、通畅的慢行系统,可以使步行者愉悦、骑行者舒心、乘坐者安心,也有利于打造城市出行系统和谐“生态圈”,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又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目前,越城的城市慢行系统已呈现多模态融合发展态势,如今年5月,绍兴古城自动驾驶公交体验线路重新开启,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串联古城文脉与商圈活力,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的出行体验。而此次通过优化地铁站点周边200米范围内的自行车网点布局,实现轨道交通与慢行系统的无缝衔接,同样也是一种对“15分钟生活圈”理念的践行。
慢行系统的逐步完善同时也在重塑城市出行文化。据悉,2022年,越城区实现与柯桥区通租通还,并通过“叮达出行”平台接入杭嘉舟等6个城市的互联互通。这些系统性建设使公共自行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步发展为承载绿色出行理念的城市基础设施。当市民和游客选择骑行穿越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或沿投醪河畔骑行道通勤时,不光减少了机动车使用频次,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了绿色的慢节奏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傅平航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