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学专业学生与老人开展互动活动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下1222万人的历史新高,连续4年超过“千万级”规模。眼下,毕业生大规模集中离校,青年就业找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浙江树人学院首届家政学本科专业的26名毕业生迎来毕业季,实现全员就业,其中23人进入家政、养老等行业。
这一数据的背后还有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40.9万,占户籍总人口31.76%。面对社会老龄化持续加剧,专业康养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毕业生走向养老相关工作岗位,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作为浙江省首个且目前唯一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浙江树人学院于2021年9月招收了该专业第一届学生。“家政学的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家政讲师、高级管理人才、母婴护理机构及养老机构高级管家等,与传统印象中的做家务完全不同。”浙江树人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家政学系副主任翁江焓说,目前,家政学本科专业有在校生101人,今年计划招生33人,其中省内13人,省外20人。从今年毕业的首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就业方向包括家政、康养等领域,相关企业人员需求量较大,就业前景广阔,“今年高考结束后,也有非常多来自省内外的学生咨询家政学专业,报考热度非常高。”
据介绍,浙江树人学院还面向交叉专业群组的学生开设有“康养服务管理”微专业,并开设有护理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学科、5个专业,参与康养人才培养,累计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450名毕业生。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思维灵活,能为行业带来创新活力。从养老行业整体发展来讲,我们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并进一步提高专业性。”浙江长护健康养老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蒋妍告诉记者,当前,社会对养老行业仍然存在一定偏见,从业人员的待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点也反映在了行业现状上就是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较少。目前,公司共有养老护理员33名,平均年龄51岁,40岁以下护理员仅有5人,其中,两名00后护理员是不久前才通过校招加入团队的。
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近年来,市民政局推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补助等系列扶助政策,仅在提升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方面,2024年我市就发放养老护理员特岗津贴250余万元。而这些举措也已初显成效。2023年8月,我市每万名老人持证护理员数为22.8人;2024年底,我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超24.5人,高级、技师护理员占持证养老护理员27%以上。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我市持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5人。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伊力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