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喝咖啡是否影响钙吸收、铁吸收等问题,成为不少人关注的健康话题。近日,因体检报告提示“骨质疏松”,市民许女士前往诸暨市人民医院检查。她想知道,骨质疏松是不是过量饮用咖啡引起的。
徐女士今年47岁,因工作原因,每天需要喝咖啡提神,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饮用3杯美式咖啡。在医生的建议下,徐女士进行了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其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值分别是-2.8和-2.6,而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是骨密度值≤-2.5。徐女士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中老年人常见骨骼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增龄、绝经等因素有关,但近些年,各大医院也接诊了不少患骨质疏松的年轻人。诸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吉认为,就徐女士而言,其骨质疏松与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有一定关系。
咖啡对钙代谢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咖啡因会促进尿钙排泄;另一方面,咖啡中的草酸会一定程度抑制钙吸收。此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提示,大量饮用咖啡、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不过,抛开剂量谈毒性并不可取。陈吉提醒大家不用过于担忧,喝一杯咖啡可能只会影响几毫克钙的吸收。陈吉说,根据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咖啡因上限为400毫克,350毫升的中杯标准美式大约含有150毫克咖啡因,因此,每日饮用两杯350毫升的中杯标准美式在可控范围内。高危人群则应减半。
那么,“咖啡星人”如何避免钙质流失?有研究表明,在咖啡中添加牛奶(即制成拿铁、卡布奇诺等),可抵消钙流失量。乳糖不耐受者可选钙强化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麦奶。
此外,还有不少因素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如熬夜、饮食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低体重、高龄;月经初潮来得晚、绝经比较早;吸烟、酗酒;钙摄入不足;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抑制药物、苯妥英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有炎性疾病或脆性骨折史等。
医生提醒,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除了补钙和晒太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查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动态观察自身指标。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宣佳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