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闷热天气导致蚊子、虱、螨虫、蠓等虫类滋生。
记者从绍兴市中心医院获悉,近期因虫子叮咬引发的皮肤病患者数量激增,医生特别提醒市民需警惕“虫咬皮炎”,做好防护刻不容缓。
身上冒出多处红点
越抓越痒
过去一周,夏女士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红疹彻底打乱。起初只是小腿处冒出几颗小红点,她以为是普通蚊虫叮咬,随手抓挠后却愈发红肿。
“晚上痒得根本睡不着,必须抓到破皮流血才能勉强止痒。”夏女士回忆说,直到风团蔓延至四肢和腰背,她才匆忙赶往绍兴市中心医院。接诊的皮肤科主治医师王洋波检查发现,夏女士全身散布着数十处水肿性红斑,部分皮肤因抓挠出现渗液感染,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
王洋波解释,虫咬皮炎医学用语为丘疹性荨麻疹,本质是蚊虫叮咬引发的过敏反应。“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注入皮肤后,过敏体质人群会出现延迟性超敏反应,表现为红斑、风团甚至水疱。”他说,梅雨季的持续湿热是病例激增的关键诱因——潮湿环境让蚊虫卵孵化周期大大缩短,成虫存活率提升,草丛、绿化带等阴暗处的蚊虫密度有所增加。
不少人会疑惑,不就是被蚊子或者小虫子咬了一下,为何有些人反应如此大,有些人却没啥感觉。为此,王洋波表示,这种“虫咬过敏”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仅在叮咬处出现症状,但像夏女士这样的过敏体质者,可能因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全身泛发风团。“抓挠会加剧组胺释放,形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王洋波提醒,若出现红肿范围扩大、渗液或发热症状,需警惕继发感染。
针对梅雨季防虫
专家给出具体建议
外出应穿浅色致密面料衣裤(蚊虫偏好深色),袖口、裤脚最好采用松紧收口设计;回家后及时沐浴,重点冲洗小腿、腰腹等易叮咬部位;
家中每周用吸尘器清理床底、沙发缝等积尘处,凉席需用60℃以上温水擦拭。
对于已出现皮疹者,可先用肥皂水清洗患处中和虫咬酸性毒素,再涂抹含薄荷脑的止痒药膏,症状较重者还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他还特别提醒,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儿童患者应选择弱效制剂。
柯桥还在梅雨季,气候潮湿,区疾控中心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虫除湿,出现皮疹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内容来源:笛扬新闻)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