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一到,朋友圈满屏都是红本本。今年赶巧碰上全国结婚登记新政落地——不用回老家、不用带户口本,跨省领证也能办。
今天(5月20日)上午9点,越牛新闻记者来到绍兴越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发现往年挤破头的"网红日",今年新人淡定得很。从凌晨排队的"特种兵式领证"到准点打卡的"佛系结婚",这届年轻人为何不再迷信"好日子"?
登记现场
现场:“520”当天还有余位
受伤新郎拄拐来撒糖
"您二位先填表,稍等叫号就行。"5月20日上午九点半,越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已有不少新人正在排队等候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共开放108对预约名额,其中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共有99对,目前尚有余位可办理。
拄着双拐的周先生和女友引来众人注目。"之前不小心摔骨折了,但今天日子特别啊!"他笑着掏出喜糖分给工作人员。这对95后小情侣提前手机预约,从进大门到领证成功只花了半小时,"现在系统能查全国婚姻档案,不用回老家开证明,拄拐杖也不耽误办大事"。
年轻人不再迷信"好日子"
源于背后的政务服务升级
越牛新闻记者在政务平台查询发现,自2020年开始,绍兴市婚姻登记已实现"云审核+云预约"双通道。准新人通过"浙里办"上传证件后,可选择30天内任意时段办理,系统自动识别重复预约。2025年5月10日起,浙江省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更让各市区县数据互通,避免跨域"抢号"。
"现在实行预约制,最早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号了。"余立峰向记者介绍,从前年推行延时服务后,只要当天取号的都能办成,"大家心里有底,自然不用赶早"。
政务服务的人性化升级催生了新型纪念方式。现场不仅提供惊喜伴手礼,绍兴天地商圈更联动为“520”当天登记的新人发放520元无门槛消费券。
从"抢日子"到"创日子"
"去仪式化"还是"仪式革新"?
针对“520”“521”登记高峰的现象,越牛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浙江传媒学院社会学教授。
教授分析认为,结婚登记便利化正在重塑当代婚姻文化:"当政务服务足够人性化,年轻人不必用'吃苦式登记'证明爱情。现在他们更倾向把仪式感转化为蜜月旅行、公益捐赠等新型纪念方式。"
"现在小年轻更看重婚姻质量,不执着某个数字。"婚庆策划师小林向记者透露,今年接到的"520"婚礼订单同比减少四成,但个性化定制服务却增长不少,有新人特意选在相识999天领证,用旅行vlog替代传统跟拍。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慧勤 记者 黄霄/摄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