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举办交流合作,促进彼此资源共享;架起政企合作桥梁,破解充电价格乱象等行业难点;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更好为消费者服务。”在15日举行的绍兴市新能源充换电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会长陈海英宣布了一系列工作计划。据悉,首批有充换电运营商、充电设备制造商、电池生产商等70多家关联企业入会,他们将从相互竞争到协同发展,为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目前绍兴越城区及滨海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约4万辆,还不包括许多挂着“杭州绿牌”的新能源车。这么庞大的市场也带动了充换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充换电运营商近200家,其中越城区有近40家,它们主要负责充电桩建设以及日常运营,其中有外来品牌,也有本土国企和民企。截至目前,越城区有充电桩近6000枪,分布在商场、景区、村社、住宅区等十大场景,还建有城北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越来电新能源开元充电站等综合体。
不过,充换电运营商没有准入门槛,中小企业多,竞争激烈,在价格上存在恶性竞争。与此同时,充电桩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以及建设布点不合理等现象。
针对这些行业内的乱象,陈海英表示,协会将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制定充换电设施服务规范,加强与线上平台之间的沟通,解决充电方面的恶性竞争问题。同时制定行业自律公约,鼓励充换电运营商抵制低质建设行为,给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充电服务。“我们还会联合职能部门对日常运营的充电桩进行摸排,掌握其日常使用率和效果,便于后续开展规范整治,并为充电桩继续布点提供数字依据。”她说。
“充换电产业是民生项目,又事关绿色发展,企业以协同发展代替无序竞争,有助于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王晓宏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