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点赞!绍兴这位女医生

2025-05-04 14:31

来源:

在绍兴上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连妙芬的名字总与“忙碌”二字紧密相连。从普通医生到科室带头人,从青丝到白发,从医3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临床一线,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诠释着医者初心。2023年,连妙芬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更是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患者等不起,我必须跑起来”

4月28日早上8点,当许多人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连妙芬已经出现在丰惠镇中心卫生院的专家诊室,翻看病历、准备接诊。“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患者都习惯早早来。”配合着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每周一的下沉坐诊,连妙芬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出门。

从连妙芬进入诊室开始,叫号声音便没断过,患者一个接连着一个。记者注意到,连妙芬平均为每名患者检查、诊断、讲解时间达15分钟以上。每接诊完一个患者,她都会递上一张手写的病例卡,上面不仅有患者的病情状况,还仔细标注了各个注意事项。“基层患者大多年纪较大,他们来医院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记不清我们医生的医嘱。有了这张纸,该吃多少药、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大家就能一清二楚了。”薄薄的一张纸上承载着连妙芬对患者浓浓的关切。

中午11点半接诊完最后一个患者后,连妙芬又马不停蹄赶回上虞人民医院,为下午的会诊工作做足准备。翻看连妙芬的日程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强度“连轴转”,更是对“人民医生”最生动的注解:周一上午下沉至基层卫生院坐诊,下午赶回医院参加会诊;周二病房查房;周三周四特需门诊;周五专家门诊……即便在“固定安排”之外,她的时间也总被突发情况填满,门诊尽可能加号、忙到中午1点多才得片刻休息是她的常态,然而,面对患者的感激,连妙芬总是笑笑:“病人大老远跑来,不能让他们白等。”

在患者眼中,连妙芬是他们的“定海神针”。80岁的张大爷突发脑梗,家属紧急送医后,连妙芬团队迅速启动溶栓治疗,避免了瘫痪风险。“多亏连主任技术好、决断快!”张大爷的儿子红着眼眶说。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连妙芬带领团队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新技术,将救治时间窗缩短至黄金4.5小时内,患者致残率显著下降。

“医生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

在同事眼中,连妙芬是“铁人”,更是“领路人”。作为医生,连妙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她狠抓团队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选派骨干外出进修。“技术突破永远是为患者服务的。”连妙芬说。近年来,连妙芬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溶栓、取栓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并协同骨干医生共同探索神经介入治疗。截至目前,她主持的20余个项目被列入各级科技重点计划与继续教育项目,多个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省市各类科学技术奖5项。今年,她带领团队引入高压氧舱治疗技术,为脑损伤、缺氧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30多年来,连妙芬的手机从不关机,深夜接到急诊电话立刻赶往医院已成常态。同事劝她“别太拼”,她却说:“神经内科病情瞬息万变,快一秒可能改变患者一生。”

“荣誉属于集体。”面对劳模称号,连妙芬一如既往地谦逊。但患者们知道,那些被她的坚持“抢回来”的健康时光,那些因她的仁心点燃的希望,早已为这身白衣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这份执着也感染着团队。神经内科成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与省卫健委“卒中中心”,上虞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患者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院前列。而在连妙芬看来,荣誉属于集体:“劳模称号是鼓励,更是鞭策。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在一线干下去。”

从晨曦到深夜,从门诊到病房,30年如一日,连妙芬用脚步丈量医者责任,用技术托举生命重量,用仁心仁术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中枢”。她说:“医生这份职业,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患者笑着走出医院。”而这,正是她从未停歇的理由。

(越牛新闻综合百官新闻)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