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一天,绍兴市各大景区迎来“人从众”模式。摩肩接踵的游客,让沿街餐饮店客流也明显增加。不少店家空间不够,干脆将桌椅摆到店外。“一边吃着‘烟火气’,一边吹着‘快哉风’,古城体验感‘拉满’。”昨天,在府山横街小吃一条街享受美食的上海游客潘杰如是说。
昨天晚上,水沟营沿街餐饮生意红火
据了解,“五一”假期来临前,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商业外摆政策指南,鼓励有条件的商业体、商户在保障安全,不影响街容环境、交通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在其店门口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进行合理外摆,方便商户接住这一波假日“流量”。
昨天晚上8点,记者来到越城区水沟营,沿街不少餐饮商户生意火爆,店内店外都坐满了顾客。“从早上开始我们就没停下来过,现在的销量已经是平常的3—4倍。有些游客根据社交软件指引,一早就来打卡,有些游客则是睡到自然醒才来享用‘早午饭’。”一家经营梅干菜蒸饺的店家告诉记者,假期客人增加,店内空间不够,只要向当地街道和相关部门申请,遵守“门前契约”,就可以将生意从“店内”做到“店外”。
在柯桥区的柯桥古镇,沿河商铺商业外摆已是常态,许多靠河的商家在自家店门口摆出竹桌竹凳。来自宁波的游客谢女士与女儿购买了一份臭豆腐与萝卜丝饼,坐在店家提供的河边“雅座”上慢慢享用。“平日工作很忙,能够这样慢下来享受水乡韵味,也是难得的体验。”谢女士说。
“柯桥古镇的店铺商业外摆自古镇规划之初便已有方案,商家在外摆经营时,必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中心主任陈杭锋说。
昨天是假期第一天,在诸暨市江东路的夜宵一条街上,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正在对餐饮店进行巡查。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执法人员,许多店主大大方方地把经营用的桌椅板凳放在店门口接受检查。
“在旅游旺季、假期以及用餐高峰,许多店家都会面临店内空间不足的情况,导致生意‘溜走’。如今我们针对每个街区的情况,制定‘一街一策’的外摆政策,以居民生活不受打扰为底线,不断接受多方建议,合理优化执行方案。”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军涛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一街一策”提出以来,已对5条街进行试点,未来将继续收集商户、居民等多方意见,对诸暨10条街不断迭代相关的外摆方案,优化营商环境。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见习记者 吕逸航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