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召开的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提出,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协调解决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趁着“外摆放宽”的东风,一些商圈、街区也开始积极探索,以差异化的外摆经营吸引更多消费者。
绍兴天地二楼餐饮区聚集着不少网红餐厅,最近,过道上增加了一片外摆餐饮区。有的店是在区域内放置了遮阳伞、简易桌椅,再用绿植进行围挡,有的店则设计了一个玻璃房,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开窗通风,内部装饰和店内基本相同。
市民:因为外面比较凉快一点,里面这种天气会比较闷热。
餐饮店店长 汤先生:晚上基本上都愿意坐外面,有好多(顾客)愿意等着都要坐外面,周末节假日翻台7、8次。多个自然风,晚上你把帘子打开,是很凉爽舒服的。
记者从商场运营方了解到,绍兴天地以街区式商业为特点,鼓励商家在明确外摆区域和时间的前提下,利用室外广场空间,做到既显个性又守规矩。记者注意到,不少顾客一进门就直奔外摆区。
市民 马女士:这边人比较少,相对来说比较安静,看着稍微透气一点。
市民 项女士:天气比较凉爽,这里我们感觉环境也挺好的,还有就是很通透,比较舒服一点。
餐饮店负责人 刘刚:我们这两个区很受欢迎,进我们店以后,他直接就要往那个区去。我们星空花园那个星空包房基本都要3天以前才能订得到。
这位店家表示,在开业之初,餐厅就将外摆区域作为经营的重点,还会不定期安排人员进行露天演出。
餐饮店负责人 刘刚:下雨天的话可以看到蒙蒙细雨,也可以看到871大道上人来人往,春机盎然。我们的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可以把窗帘拉起来保证一个私密性,(外摆区)既能提供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又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价值。
相比于绍兴天地的大体量,位于和畅堂路上的风越里则是走小而美的路线。这里聚集着不少咖啡、酒吧、轻食等小众店铺,运营方鼓励店铺根据自己的经营特色,将店前的外摆区域以景观的方式呈现。
风越里项目负责人 王文华:第一个小广场,我们更多的是以这种场景化的打造为主,可以看到白天的时候,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外摆区的,更多的是以松弛的休闲区为主,等到晚上,我们这边是有3家小酒吧,1家烧鸟,晚上他们的外摆需求量比较大,在9点以后允许他们摆出来。等待打烊以后,要求他们把所有外摆区都收进去。
风越里:外摆区场景化布置 主打松弛感
记者从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根据相关要求,在保障安全、不影响街容环境、不妨碍道路通行、不侵扰居民生活的前提下,鼓励商家因地制宜开展商业外摆。经营户可以先向属地镇街提交申请,属地镇街审核无意见,则按规定进行外摆搭建,同时要求经营户落实好保洁工作。
绍兴市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 赵江:放宽外摆是为我们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这一政策打开了我们新的就业通道,为我们创业者还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很多机会,外摆进一步丰富了商圈服务的供给,有助于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客流量。
评论员:放宽外摆让城市管理更人性化
绍兴市文理学院教授赵江认为,从城市管理角度来看,放宽外摆是从传统的严格管控向更加宽容和人性化的方向转变。不再追求城市表面的整洁,更加注重市民的生活需求。
绍兴市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 赵江: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环保等多部门协同管理的机制,另外要加强对商家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遵守规定的自觉性,最后形成一个社会的合力,共同做好外摆区域的管理工作。
(内容来源: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时空)
作者: 越牛新闻记者潇侃 陈浩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