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美地馨园小区的多位业主反映,随着天气转暖,小区有夜莺来访,白天栖息在树丛间,到了晚上就开始无休止地高频鸣叫,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从杨女士拍摄的视频来看,夜莺的叫声持续不停,即便窗户紧闭也能听到穿透力极强的鸟鸣声。“‘突突突’叫起来像机关枪一样,能叫上一整夜不带停的,我本身觉睡得比较浅,现在经常要夜醒好几次,压根儿睡不好。”居民杨女士说,夜莺鸣叫的集中时段在凌晨1点到4点左右,高频次、高分贝的鸣叫声成为夜间噪声,为此她很苦恼。
曾有其他居民提议,夜莺比较怕光,是否可以采用驱鸟设备或用强光照射驱赶。杨女士表示,更希望能找到一个好办法,既不伤害鸟类,又能达到有效驱赶它们的目的。
针对居民提议的“强光驱赶法”,记者请教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处副处长赵锷。“夜莺对光线敏感度因种群习性而异,且当前正值夏候鸟迁徙季节,强光可能干扰其导航能力,甚至导致种群应激反应。”他说,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五条,在鸟类栖息地实施人为干预需严格遵循必要性原则,避免损害生态平衡。
赵锷介绍,夜莺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且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故得其名。每年4月至7月正是夜莺繁殖期,在绍兴“落户”的多为普通夜莺。“民间把夜莺称之为‘贴树皮’‘蚊母鸡’,由于其隐蔽性相当强,身体颜色和树皮颜色十分相近,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身影。”赵锷说,夜莺的出现有两大优势:一是代表小区环境好,为夜莺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殖地;二是夜莺也是“害虫的克星”,夜间出行时会张大嘴巴,最大程度可以呈现出180度的夹角,而其口腔内的黏膜会带走蚊虫等害虫,在控制害虫、维护生物方面有较大作用。
杨女士则认为,虽说夜莺来访是生态环境好的表现,但长时间在凌晨时段高频鸣叫,却也成了“甜蜜的负担”,专家是否有好的建议,缓解夜间的干扰。对此,赵锷建议可以尝试用耳塞或白噪声等方法缓解噪声,同时,市民可以在夜莺常出没方向的玻璃窗上张贴老鹰等猛禽图片,或许能吓退夜莺。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马冰雪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