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传来,绿云高架路“最后一公里”,即将通车。
4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绿云路智慧快速路北站东路附近,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忙着安装调试道路设施。
据介绍,绿云高架路最后一段北站东路至于越快速路以南段,全长1.1公里路段,目前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预计今年5月1日前具备通车条件。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交安设施安装,包括标志标牌、摄像头的安装与调试,全力做好通车前的各项准备。”绿云路智慧快速路工程二标段项目负责人章哲人表示。
这段路通车后,绿云高架路将直接与于越快速路相连接,届时越城往返柯桥将更加便利。
据了解,绍兴市已建成于越快速路、越东快速路、山会高架路、大禹快速路等,随着绿云路智慧快速路全线贯通,“三横两纵”的“日”字形城市路环将正式成环,极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三区融合。
那么,绿云路高架为何称为“智慧快速路”,智慧又体现在哪里?
绿云路智慧快速路全长约14.5公里,南起大禹快速路,北至329国道以南,采用高架主线+地面道路形式建设。“高架沿线都设置了门架,门架上分别安装了‘电警卡口’‘抓拍监控’‘双鱼雷达’‘诱导屏’等智能设备。”该工程智能项目负责人王建洋告诉记者,通过设备与绿云路高架的“建筑信息模型”“结构健康监测”“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慧照明”五大数字化智慧系统相连,融合BIM设计、5G现代通信网络和智慧芯片等现代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数据分析和通信技术,实时监控分析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交通流量、环境条件等,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道路通则百业兴。2025年,我市已全面掀起综合交通建设新一轮热潮。根据部署,今年全市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大会战计划推进总投资2408亿元的实施类项目116个,其中省“千项万亿”项目12个,力争当年完成投资超400亿元,确保交通有效投资同比增长6%以上,加快构建“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的“336交通圈”,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
作者:记者 高建峰 丁浩沨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