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绍兴青甸湖水域水生态修复项目(陆游故里陆家池区域)现场,10名工作人员正沿着浅滩区域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等沉水植物。记者了解到,该工程计划修复水域面积超10000平方米,预计4月底完成主要工序。今年夏天,青甸湖水域将重现“水清见锦鳞,荷动知鱼散”的诗意景观。
近年来,周边河网输入、湖底淤泥沉积等导致该水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自净能力变差,加上极端天气给蓝藻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为破解这一难题,绍兴创新采用净水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用“绿色疗法”打造“会呼吸的河湖”。“‘绿色疗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重构水生态环境。”市清安环科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该技术以沉水植物构建为核心,通过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形成“水下森林”,有效控制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抑制藻类繁殖生长。同时,通过科学配比鱼、贝、藻、菌等种群结构,构建“沉水植物—贝类—鱼类”的完整水生物链,恢复河湖自循环功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重构透明度高、种群丰富的景观水环境。
与传统的清淤等治理方式相比,“绿色疗法”具有资金投入少、治理效果持久、维护成本低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在绍兴古城内河、梅龙湖、迪荡湖等43个重要水域成功应用,总治理面积超40万平方米。治理后,水域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水体透明度普遍提升至1米以上,生态景观效果提升明显。
“净水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重构全市水域‘生物圈’,提升全域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市原水集团水生态治理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借助水质在线小型浮标传感器,实现关键水质指标的实时监控,通过“原位修复+智慧管控”长效机制,持续打造“碧波荡漾、水草摇曳、鱼虾穿行”的良好生态景象,让绍兴古城的水脉焕发新生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董梦莹 通讯员 祁雨婷 王森杰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