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1925年的元旦新年,鲁迅“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写了一篇《希望》。在这篇散文诗中,鲁迅写道:“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面对当时令人感到“绝望”的现实,鲁迅用蛇一般的尖利、锋锐与灵敏,“肉搏暗夜”。
在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鲁迅说:“我就爱枭蛇鬼怪,我要给他践踏我的特权。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
鲁迅属蛇,鲁迅亦爱蛇,他这一生像蛇一般勇敢地在战斗。
鲁迅的笔名“它音”。(孙伟娟 书)
缘起于“蛇”
鲁迅一生共有100多个笔名,其中“它音”比较特殊,许广平对此有过解释:“它,《玉篇》,古文佗,蛇也。先生肖蛇,故名。”鲁迅出生于1881年,这一年刚好是蛇年。俞芳曾经与鲁迅为邻,借鲁迅生肖一事,专有调侃,这在其文《与鲁迅邻居》中有写道:“鲁迅戏称我为‘野猪’(我生肖属猪),叫我妹妹‘野牛’(她生肖属牛)。我们两个也‘群起而攻之’,叫鲁迅‘野蛇’(他生肖属蛇)。对此,鲁迅并没生气,反而还笑着问:‘蛇也有野的吗?’”
鲁迅研究专家、绍兴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裘士雄认为,鲁迅与蛇渊源颇深。他说,鲁迅小时候听祖母讲故事,最多的是水漫金山等白蛇传的故事传说,写过《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是同情受打压的白蛇,也隐喻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
百草园。
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卓光平介绍道:“在鲁迅的50多篇文章和书信里,出现过100余次蛇。鲁迅很喜欢蛇,这和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道:“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提到过3次“九头的蛇”,鲁迅对其挚爱非常。从鲁迅通过一个远方的叔祖“惹起来”的对“九头的蛇”的“渴慕”,到“阿长”的“三哼经”给鲁迅带来的“一个霹雳”,再到最后鲁迅的“最为心爱”,都写入里面了。
《彷徨》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3年)
文心雕“蛇”
鲁迅有一本叫《彷徨》的小说集。彷徨也是一种蛇的名称,出自《庄子·达生》:“野有彷徨,泽有委蛇。”鲁迅在多篇文章中,都不吝笔墨地提到了蛇。
在《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一文中,鲁迅写道:“从三皇五帝时代的眼光看来,讲科学和发议论都是蛇,无非前者是青梢蛇,后者是蝮蛇罢了;一朝有了棍子,就都要打死的。”在该文中,鲁迅借用了蛇的比喻,直言“偏要发议论,而且讲科学”,以此来刺激社会的旧病。
在《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一文中,鲁迅写道:“总而言之,无论那里人吃一碗蛇和猫或者蛙和鳝鱼,于幸福的家庭是决不会有损伤的。”书中主人公执意要闭门造车,写出所谓的“幸福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身份、菜肴都在他的考虑范围内。然而现实却是:“他当即一瞥自己的床下,劈柴已经用完了,只有一条稻草绳,却还死蛇似的懒懒的躺着。”该文讽刺了当时部分社会成员操切于“闭关自守”,又不安于“开放门户”。
在《奔月》一文中,鲁迅写道:“他回忆当年的封豕是多么大,远远望去就像一坐小土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还有长蛇,也可以做羹喝。”“鲁迅借此描绘了一个落寞英雄的形象,大英雄曾经射杀封豕长蛇,如今却吃的是‘乌鸦炸酱面’。英雄落寞,无用武之地。”卓光平说。
傲骨如“蛇”
在《华盖集·杂感》中,鲁迅说:“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他的意思是,唯有不懈怠,不退缩,坚毅勇敢地向前,才能看得到希望。“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与蛇的灵魂上的契合,他们都是勇敢且正义的。”卓光平说。
鲁迅像蛇一样不懈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一生勤奋,学识渊博,涉猎极广。他擅长设计,北京大学的校徽就是出自他之手。此外,他还亲手设计了不少书籍的封面与装帧。鲁迅还是一位版画收藏家,1933年10月,鲁迅在上海举办了一场“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甚至,鲁迅还学过柔道,学过医,研究过美食,可谓全能。
鲁迅像蛇一样不退缩。为了克服困难,不再迟到,鲁迅在桌上刻“早”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了对抗严寒与黑暗,鲁迅曾经嚼过辣椒;为了真正拯救愚昧的世人,鲁迅选择弃医从文。卓光平认为:“鲁迅就像一条坚韧、勇敢的蛇,他和蛇一样,拥有着一种敢于抗争到底的精神。面对当时污浊、虚伪且丑恶的现实,鲁迅敢于抨击、勇于斗争。”
所以鲁迅说:“即使是枭蛇鬼怪,也是我的朋友。”鲁迅战斗的一生,令人敬佩。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裘子迈 文 黄霄 摄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