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群众“钱袋子”,筑牢公民个人信息防线,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强涉老年人案件检察监督,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撑腰,加强民生兜底保障监督……2024年以来,绍兴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司法实践中,聚焦安全、金融、食药等民生热点领域,重点关注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把群众“心上事”当成检察履职“上心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做实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护民生”大文章。
2024年,绍兴市检察院制定出台《绍兴市检察机关落实“检护民生”方案十项举措》,为破解民生领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供依据。《举措》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事项,明确网络空间治理、生产生活安全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等十项具体任务,并就全市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阶段目标、工作标准等提出要求,书写出新时代检察为民的出色答卷。
远程提审。
用心守护 筑牢民生底线
吴某等人在全国各地物色没有信贷记录的征信白户,以后者名义购买二手房,并在购房合同中载明虚高的价格,再以该房产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但实际不予偿还,通过这种方式,吴某等人累计骗取银行贷款超过2亿元,危害金融安全。
绍兴市检察院在办理该案时,依法严惩吴某犯罪团伙的同时,还针对案件暴露的银行贷款“三查”不到位等管理漏洞,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检察机关与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并迅速行动,加强信贷风险隐患和银行人员违纪违法行为整顿,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金融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绍兴市检察机关依托法律监督职能,加大力度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全力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检察官走访调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着眼生产安全、食药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绍兴市检察机关将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深化“检护民生”的重点任务,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生产生活安全历来是人民群众关心、检察监督关注的重点,绍兴市检察机关坚持打击、溯源、预防环环推进,守护民生底线。
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电动自行车充电又是群众的现实需求。上虞区检察院针对这一情况,督促主管部门收缴飞线720余条、整改安全隐患5100余处,并推动辖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既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又解决群众充电难题。
珍珠养殖是诸暨的特色产业,但占用公共水域,又会影响行洪安全。诸暨市检察院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协调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厘清职责,合力整治珍珠养殖占用公共水域行为,既解决行洪安全问题,又助力保护地方特色产业。
电梯维保是保证电梯安全的必要手段,但不少地方虚假维保、超期维保、脱保,留下了安全隐患。新昌县检察院借助大数据手段排查电梯安全问题线索300余条,督促开展电梯安全整治,并推动绍兴出台全国首部电梯安全信息化规定,助推电梯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绍兴市检察机关在维护传统民生领域安全的同时,还聚焦新领域新风险,为人民群众安全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某博士后从未就业,却莫名出现建筑公司社保缴纳记录,这可能导致其丧失应届毕业生身份,无法享受应届生补助和人才补贴等福利。检察机关经深挖细查,发现一条建筑领域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借此虚增建筑公司“技工”人数以提升其资质。检察机关依法对孙某等人提起公诉,又通过支持起诉维护该博士后合法权益,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消除多名被害人虚假社保缴纳记录,营造高素质人才安心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绍兴市检察机关围绕网络餐饮商户“阳光厨房”使用率不足、电商平台售卖假冒减肥药、案件信息公开致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等涉互联网新业态安全风险,坚持一体履职,综合运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大检察”手段应对破解难题,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为群众美好生活提亮增色。
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全市检察机关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54件,涉案金额3738.1万元,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928人,起诉食药领域犯罪301人,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21人……真正做到了用心守护群众安全,筑牢民生底线。
用情呵护 为特殊群体撑腰
张某长年瘫痪在床,突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被胡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24万元“债务”,张某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深入调查,发现张某的债务系胡某虚构,检察机关根据事实,制发再审检察建议。2024年5月,法院采纳检察建议,判决撤销原调解书,张某背负20年的“无妄之债”不复存在。
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势单力薄,容易受人哄骗、欺负,绍兴市检察院与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推进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协作配合意见》,针对因故意或者过失犯罪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合法民事权益遭受损害、当事人因诉讼能力欠缺等未提起诉讼的,因行政行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等情形,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市检察院、市残联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残疾人权益保护情况。
在助力残疾人维权的过程中,绍兴市检察机关还依法运用支持起诉、调解等手段,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某建筑公司因施工不当,导致盲人章某种植的花木被淹死,双方对赔偿数额存在争议,章某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检察机关对该案启动绿色通道,将案件流程提速、快立快办,经审查后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并积极推动双方磋商调解。最终,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建筑公司开庭前付清全部赔偿款,圆满化解矛盾。
张某和俞某均年逾七旬,因“黄昏恋”结识,却在交往中发生财产纠纷,便诉诸法庭。张某不服判决结果,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官多次调查走访并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交流,考虑到双方年事已高,且有一定感情基础,存在调解意愿,于是主动前往他们的居住地开展上门听证,结合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联合法院、街道工作人员、听证员等耐心为双方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最终成功打开两位老人心结,促使和解协议达成,让老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真正把工作做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和心坎上。
上门公开听证。
绍兴市检察机关用情呵护特殊群体,回应民生关切,将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作为回应民生所盼的重要抓手,运用刑事打击、执行监督、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手段为特殊群体维权“撑腰”,确保“检护民生”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增进民生福祉。
祝某视力残疾,丧偶的她独自一人抚养幼子成年,生活拮据。在收到丈夫死亡赔偿金后,她碍于情面借给陈某6万余元,但陈某一直未予偿还。诉讼过程中,法院认定陈某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根据祝某的申请,上虞区检察院深入调查发现,陈某实际拥有一定收入来源,名下银行账户也有余额,于是据此开展执行监督,督促法院对陈某银行账户进行冻结、划扣,并发放给祝某。“我一度对收回这笔欠款不抱有希望,没想到你们的监督这么有效果,帮助我缓解了生活压力。”祝某向检察官真诚地道谢。
据了解,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残疾人案件36件,办理涉残疾人司法救助案件6件救助6人,为残疾人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绍兴市检察机关会同民政部门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就居住环境、消防设施、餐饮卫生等进行检查,保障入住老年人安全和舒适;主动探索运用检察调解方式,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前端”保护,等等。绍兴市检察机关回应民生关切,用情呵护特殊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点赞。绍兴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加强沟通联动,扩大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朋友圈’,推动构建协同履职新格局,用检察的监督力量,为特殊群体撑腰。”
用力精准 推动破解治理难
群众身边“小案”往往折射社会治理“大民生”。绍兴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环节创新实践,找准融入治理大局的切入点,在个案办理的基础上,向困扰民生的多发性、普遍性问题精准发力,真诚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
“这里是宣中华烈士故居,宣中华被誉为‘革新运动之先锋者’……”在诸暨市宣中华故居,讲解员向前往瞻仰的游客介绍道。宣中华故居和烈士墓群已于2024年初修缮完成,而在此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故居和烈士墓群年久失修,破损不堪。烈士纪念设施的维护关系到英雄烈士权益保护和红色精神传承,诸暨市检察院对此高度重视,在充分调查后,督促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加强修缮和保护工作,还烈士故居和墓群庄严肃穆。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红色文物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正面临着严峻考验,红色文物和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机制尚须进一步完善,部分文物和纪念设施还存在管理缺失的情况,检察机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延伸监督职能,开展“红色军事文化史迹”专项监督行动。诸暨市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协同修缮、维护当地烈士纪念设施11处,并联合出台机制,强化工作协调对接,明确管理保护责任,常态长效保护红色军事文化史迹,捍卫英雄烈士荣光。
开展法治宣传。
绍兴市检察院纵深推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深入打造“浙里花开·朝花”市域未检品牌。在一起未成年人网络赌博案中,涉案未成年人通过代理推广赌博App获利,部分人员甚至为筹措赌资实施盗窃。嵊州市检察院坚持依法惩戒和教育挽救相结合,对3名有前科人员建议判处实刑,获法院判决支持,对犯罪时间短、获利较少的人员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同时向其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纠正其疏于监护管教的情况。该院举一反三,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主管部门全面摸排学生参与网络赌博情况,对核查出的14名参赌学生开展分类矫治,并推动出台校园网络监管报告机制和反网络赌博工作方案,常态化监测学生异常上网、涉赌等问题。该院还召开联席会议,向主管部门移送涉案赌博App线索,关停推广码及相关链接,坚决杜绝赌博App向校园渗透。
绍兴市检察院牵头市民政局、慈善总会和关工委会签《未成年人保护“晨露”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关爱帮扶,包括心理矫治、司法救助、法治教育等,借助社会专业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绘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共破未成年人保护难题。
检察机关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当事人向检察机关送锦旗。
绍兴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和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民生领域矛盾化解,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办理工作,保证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出台《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涉企控告申诉案件高质效办理的工作指引(试行)》,对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受理、分流、办理、反馈进行全流程规范指引。2024年,共接收群众信访1823件,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为全力破解治理难贡献检察力量。
作者:首席记者 周能兵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