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余生,大爱人间
去年12月底的一个午后
肺癌多处骨转移患者孙先生
在绍兴市中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与世长辞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病房
完成他捐献遗体的遗愿
经历了4年抗肿瘤治疗
2024年9月
他坦然接受生命进入倒数的事实
找到绍兴市中医院
肿瘤内科董珍副主任中医师
“我不再畏惧死亡,
只希望再多陪伴下家人,
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有尊严地离开这个社会。”
面对疾病,他一直在斗争
2020年4月,孙先生确诊为肺癌骨转移,乐观顽强的他接受靶向、化疗、放疗等多种抗肿瘤治疗。
但命运并没有眷顾他,肿瘤不停地进展,最终,肿瘤多处骨转移的现实磨灭了他乐观的信念,生活质量下降,癌痛将他折磨得面目全非。
他决定换一种与疾病斗争的方式,来到绍兴市中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安宁疗护,生命最后的尊严和温暖
肿瘤内科团队为他制定了个体化、人性化的安宁方案,团队充分尊重他的主观意愿,主要以控制癌痛,减轻痛苦为主,并为他安排了相对更安静、少有他人经过的病房,减少外界干扰。
孙先生肺癌多处骨转移,全身痛感明显,但对阿片类药物极其不敏感。每次他遭受爆发痛的“突袭”,医生都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减少癌痛持续的痛苦时间。护理团队使用芳香疗法,通过精油按摩缓解他的焦虑,改善失眠,缓解肌肉酸痛症状,抚慰心灵。每日,医护人员都会多次来到他的病房与他交谈,关注他的心理状态。
安宁疗护家庭化病房
在他生命终末期,团队与家属沟通,尊重孙先生的意愿——摒弃传统医学机器监测生命体征方式,减少仪器带来的冰冷感,同时不对他实施医疗抢救。
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加入照护,时常轻柔抚摸他的双手,让他感受到来自家人最真挚浓厚的温暖和爱意,再与家人享受最后的陪伴。
生命的最后,他回馈医疗事业
孙先生是一名退休医务工作者,曾参与《绍兴市志》医疗卫生卷的编撰工作。每天团队医生查房时,都会与他交谈,倾听他的心声,他总是笑着回忆30多年的医务工作经历,与晚辈们分享经验和感悟。
“无论人生上到哪个台阶,阶下总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他说这句话一直鼓励着他“平视”疾病的折磨。
他在院时联系了越城区红十字会,登记报名遗体捐献,希望继续为医学事业发展奉献价值。
临终关怀不仅是医疗手段,更是一项人的基本权利。疾病发展至晚期,抗癌治疗已经不再奏效的患者,更需要安宁疗护团队为他减轻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症状。
(内容来源: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