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绍兴各界救援力量闻讯而动,紧急驰援灾区。
“生命至上,不容片刻耽搁!”
1月8日傍晚6点多,绍兴国动无人机专业保障队的6名队员紧急集结,他们携带质子雷达生命探测仪、手持蛇眼生命探测仪以及系留照明无人机等装备,从杭州萧山机场启程,经拉萨中转,飞往日喀则灾区执行救援使命。
“生命至上,不容片刻耽搁!”一位保障队队员向记者透露,他们预计在1月9日清晨5点至6点间抵达日喀则震区,出发前已与当地指挥部取得联系,救援任务已经明确,“我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据悉,此次国动无人机专业保障队的6名队员均隶属诸暨贵兴救援队,其中3人更是拥有2023年2月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的宝贵经历。此次西藏地震发生后,救援队迅速响应,于8日主动向市国动办请缨,请求加入救援行列。
与以往救援行动不同的是,此次出发前,救援队精心筹备了一批震后急需的药品和物资。随行医疗保障队员俞国华介绍,基于2023年在土耳其的救援经验,他们特地采购了一批抗生素等针对性药品,随队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前往西藏的救援队员以90后青年为主力,队员中有3人具备高原训练经验,其余队员也拥有高海拔生活经历,确保他们能在极端环境下发挥出最佳救援效能。
“有光了,我们心中就有希望了!”
“扎西德勒!”1月8日晚8点半,当定日县长所乡地震安置区被一束璀璨的光芒照亮时,藏族群众纷纷发出由衷的感慨:“有光了,我们心中就有希望了!”这束照亮黑暗的光,正是来自浙江极客桥的无人机照明设备。
通讯员 董侠 摄
1月7日上午,得知西藏日喀则地震的消息后,浙江极客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克飞迅速行动,向相关部门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为灾区提供技术支持。随后,公司与在西藏拉萨的团队负责人董侠取得了联系。董侠顾不上吃午餐,立即在拉萨当地紧急采购了发电设备,并携带了仅有的一套无人机照明系统,驱车疾驰日喀则灾区。历经近10个小时600公里的艰难跋涉,董侠终于在7日晚上11点多抵达震中的长所乡。8日凌晨3点,他成功点亮了灾区的夜空,为灾后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浙江极客桥生产的照明无人机,1小时耗电量不到1度,光照范围却达8000平方米。同时可抗7级大风、特大暴雨,耐-20℃的低温,可为震后救援提供大范围、高亮度、24小时不间断的照明保障。此前,在土耳其地震以及甘肃地震救援现场,都有这个绍产无人机团队的身影。
8日下午,浙江极客桥再次派出2名技术人员,携带10台照明无人机,转机前往日喀则定日县灾区为后续救援提供照明支持。
绍兴造卫星跟踪灾区数据
地震发生后,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立即按职责启动民商航天应急响应机制。通过民商联合规划系统开展多星联合应急任务规划,统筹调度一批民商单位的卫星对定日县及周边区域进行应急成像,并同步查询灾区历史影像,第一批成像的3景遥感数据及灾前历史数据已于1月7日下午紧急共享至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单位。
1月8日下午,在上海苏州河畔的浙江蔚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蔚星科技的数据团队正争分夺秒地分析数据。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通过融合多源卫星数据,精准分析和追踪西藏灾区情况,同时工程师还在进行地震前后红外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希望发现红外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潜在价值。我们将随时向相关单位提供灾区影像数据,为地震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遥感卫星数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5月21日,作为绍兴嵊州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蔚星科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颗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星环号·南信大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发射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星环号·南信大星”已采集并传回海量红外遥感数据,并发现了全球多处山火,采集了全球地表的热特征数据,充分展现了其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等领域的重要价值。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梦琪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