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给老顾客烫发。
房车理发室成街头一景。
“这辆车外观整洁、造型别致,车内还提供理发服务,属于比较高级的‘地摊经济’。”昨天,绍兴市越城区鲁迅西路和水沟营路交叉口的空地上,停放着一辆炫白的房车,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车内,多名顾客排队等候理发。“这是我的‘房车工作室’,以后旅游看风景和给顾客理发两不误。”房车车主郭健说。
记者看到,这辆房车车身上贴着“川越造型工作室”等文字,车门挂着一盏霓虹灯,不停地闪烁着,跟街头常见的美容美发店差不多。走进车内,整洁明净,空气清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冰箱、空调、椅子、卫生间等基础设施齐全,还有专门为理发准备的大镜子、洗头躺椅等设施。“我这辆房车是专门订做的,增加了蓄电池和蓄水池,水电备足,一天可以给20多个顾客提供服务。”郭健说。
今年47岁的郭健是四川人,2000年到绍兴打工。最初在理发店当学徒,学成后在鲁迅西路开了家美发店,取名“川味”,听上去像小餐饮店,因而吸引了周边不少市民光顾。后来,他跟一位本地姑娘结婚,把店名改成“川越”。“这是我们感情的见证,我要好好珍惜婚姻,将理发店打理好。”郭健说。
多年苦心经营,郭健有了幸福的家庭,他还在鉴湖街道龙马春天大厦买了一套公寓房。两年前,受店面租金上涨等影响,郭健搬离鲁迅西路,把理发店搬进自己的公寓里。“那边的顾客到公寓里来理发总感觉有些别扭,而这边的顾客时常惦记他,有些甚至跑个9公里路,从鲁迅西路赶到鉴湖街道来理发。”郭健说。
能否有个折中的办法?他从网上看到了“房车美发工作室”的创意,于是花了30多万元,专门订做了一辆房车。这辆房车不仅能给顾客理发,还可以外出旅游时使用。“我儿子上大学了,家里经济压力也不大,得带老婆一起看看绍兴风景,顺路给大家理发。”郭健说。
今年10月,他订做的房车终于到了,跟以前的店名一样,还叫“川越造型工作室”,并进行了精心安排:每周一、三、五在地铁栖湖站附近设摊,二、四、六在鲁迅西路设摊,周日流动设摊。“房车理发亮相街头后,有些市民觉得新奇,会上车看看或理个发。不过,在鲁迅西路这一带,因老顾客较多,生意更红火。”郭健说。
住在青藤社区的王女士说,近20年来,她的“头顶大事”都是郭健打理的,她跟郭健也成了好朋友。“郭健为人友善,手艺好、价格合理。之前的店关闭后,我们很不舍,现在有了流动房车,同样能享受理发服务。”王女士说。
采访时,一些市民说,流动房车的创意有点新奇,但毕竟是经营行为,最好不要随意占据道路空间,同时也要办理营业执照。对此,郭健解释:“我把房车停放在空地上,并不影响道路通行。当然,我自己的工作室也在市场监管部门那办理了营业执照。”
针对流动房车理发,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说,虽然郭健的理发店进行了登记,但应在登记的固定场所内经营,这种以流动车经营的方式,其实并不允许。
“客观上讲,在不影响公共交通安全和确保商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用房车改造的流动理发、咖啡、奶茶等新型地摊,既能给市民提供方便,又能增添城市活力。我们城市管理部门是不是可以多一些人性化手段和考量,对这些新形态加强引导和管理,比如增加移动经营执照,或者划定部分区域给新生商业形态专门用于经营活动呢?”也有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傅一虹